当前位置: 首页>>教师发展>>课题研究专题网>>化学>>提升高中生化学观念的教学实践研究>>成果>>文章内容

听金剑锋老师开设的《芳香烃的来源与应用》一课记

来源: 录入者: 发表于: 点击:

9月23日下午,参加了工作室的活动,在省常中听了北郊中学金剑锋老师开设的《芳香烃的来源与应用》一课,并听取了专家的点评,收益颇多。


金老师的课给我的整体印象是"精、深、高、巧" "精"表现在精致的教学设计、精心的准备(实验、学案、资料卡)、精美的课件、精到的教学调控、精神的教态。 "深"表现在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比较、处理;对学情的把握;对实验的设计与准备、尤其是实验材料甲苯的原料采购、甲苯谱图准备;看似简单的实验用品其中包涵了思考、心血与种种努力;视频的选择相信也是精心深入删选的。 "高"表现在立意高、境界高,教学设计站的高。教学设计基于观念建构、课堂教学落实了观念建构,从知识、方法、情意三个角度对观念进行了提升总结,升华了化学教学的学科价值,从教学走向了教育。 "巧"表现在课堂教学设计的知识线、问题线、活动线巧妙穿插,精选情境、用好情境、问题驱动、目标达成,过程中通过类比体验"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维,为今后的有机化学学习提供一种建模。 对于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是否褪色的问题处理上预设与生成发生了冲突,这未必是件坏事。实验现象未必是异常、原料也未必是不纯,2011-2012年杭州的胡列扬老师和上海的周改英老师都撰写过专门的文章讨论过这个实验,苯缺失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和硫酸的酸度有关系。我们或许没有这种实验的条件去验证某种理论但我们也可以适当去关注与思考类似的实验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限于活动安排未能观摩到张金怡老师开设的《脂肪烃的性质》精彩课堂,很是遗憾,希望能早日再睹其风采。 董新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