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常州市第一中学举行青年教师成长营专题活动,特邀江苏省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房宏担任专业导师。校党委副书记张玲娜为房宏老师颁发聘书,标志着学校“专家引领+实践赋能”青年教师培养体系正式启动。
方法指导 精准赋能
房宏老师以《论文撰写要点简介》为题,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为青年教师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专题讲座。她强调,教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论文写作正是教师梳理教学智慧、提炼教育思想的重要载体。
讲座中,房宏老师围绕论文写作核心要素,提出选题为王、题目是纲、提纲为先、亮点聚焦等方法论,强调论文的价值度、吸引力、逻辑性和含金量。她还总结了论文评价标准表格,通过具体案例剖析论文的评分要点,帮助青年教师明确写作方向。
实战打磨 助力提升
在互动环节,房宏老师现场点评了青年教师的论文习作,针对选题偏差、结构松散、论证薄弱等共性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她强调投稿论文的基本格式规范,鼓励青年教师在反复打磨中提升专业表达能力。
常州市第一中学一贯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构建“教学研一体化”教师发展体系实现教师成长闭环。本次专题活动作为该体系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理论建构-实践转化-成果凝练”的进阶式培养模式,助推青年教师实现“站稳讲台”到“研透教学”的专业蜕变。在此基础上,学校将依托成长营持续深化培养机制,通过学术沙龙的理论碰撞、课例工坊的实践研磨、论文诊所的精准指导等系列研修活动,搭建“立体化成长阶梯”,助力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与学术研究的双向互动中实现专业发展的螺旋式上升。
学员感悟
房宏书记今天的讲座以严谨细致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论文写作中选题、标题、结构、创新性、语言等难题,让我的论文写作不再沉重。
——杨政宁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房宏书记给我们青年教师开展的有关论文写作的讲座。本次讲座围绕“教师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这一主题,揭示了科研对教学生命力与方向性的关键作用。房书记通过青年教师论文实例的生动剖析,让我对论文的写作有了更加深入地理解,也对我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回顾自身的教师生涯,我认为论文科研和教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在后面的日子里,我也会提高对于自身的要求,在教学之余不忘研究教学,朝着“以教促研、以教辅研”的方向努力。
——郭茂彭
通过本次的学习,我深刻认识自己在论文写作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论文标题作为最先映入眼帘的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标题涵盖范围过大,研究的核心要点就容易变得模糊不清,很难对具体问题展开深入剖析。以“思政元素融入高中化学课堂”这一标题来说,就显得过于宽泛,缺乏明确指向,难以精准聚焦研究内容。在论文内容的构建上,不能只是泛泛而谈,而应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案例紧密结合,展现出个人独特的思考视角和创新见解。只有这样,研究成果才具备实际应用价值,能够切实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与指导。
——周心怡
供稿|教师发展处、周欣
审核|赵一鹏、张玲、顾鑫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