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办公室>>校园新闻

视导组向我校反馈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情况及综合素质评价视导情况

来源: 录入者: 发表于: 点击:

9月24日,省教育厅对我校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情况及综合素质评价进行了视导,包括随机听课、听取校长汇报、查阅资料、部分师生访谈和问卷调查和测验等。国庆前夕,视导组向我校反馈了相关情况。

视导小组同志一致认为:常州一中上下高度重视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充分认识开展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重要性。三年来积极稳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学校课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业成绩表现出高度的成长性。民主、和谐、激情、研究、创新的校园,师生共同成长。通过机制创新,常州一中实现了“四个发展”:努力通过民主管理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通过增效减负促进学校的绿色发展,通过教研组主动发展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三自发展促进学生的率先发展。

视导组认为我校课程改革研究深入,措施得力,工作扎实,亮点纷呈。并总结出八大亮点:

1、学校把队伍建设作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的措施。学校启动名师工程并建立了名师工作室,修改完善了名师工作室条例;同时启动推进青年教师提高工程。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把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摆在实现新课改的重要位置。教师专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教师的成长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2、学校能充分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研究课标。学校要求各教研组、备课组都要加强对课标学习研究。在解读课标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标的理解,还发现了教材存在的问题,并对教材中遗漏的知识点进行了必要的补充。

3、学校把民主管理作为重要课题进行探索和实践,并提出了由民主管理走向共同管理的策略。广大教师通过教代会参与、校务公开的途径,知校情、议校事,出谋划策,增强了民主意识、服务意识,营造了团结一致,奋发向上进取的氛围。同时,学生的自主权得到尊重,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一系列民主管理制度的创新保障了学校的新课程实验积极稳妥地推进。

4、学校把实施新课改的突破口选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上。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民主评教,更好地发挥了教育评价的导向、改进和激励功能;老师们读懂了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需求,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蔚然成风。学生参与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促使教师努力提高师德修养,不断改革教学工作,提高了教学艺术水平。

5、学校把建立高效课堂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学校把增效减负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抓手。学校将在新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课题进行研究,先后形成一个国家级课题和两个省级重点课题。特别是增效减负行动的研究得到教师的支持和拥护,逐渐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实行增效减负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已引起社会关注。

6、重视教研建设,为教研组主动发展创造条件。学校在常州及至江苏省首先提出教研组主动发展的主张,并通过认真分析,制定规划;聘请专家,论证规划;动态管理,促进实施;自主报名,海选教研组长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促进教研组主动发展,教研组的活力初步得到激发。从而实现了新课程的高质量实施和教师的主动发展。

7、学校重视选修课和校本课程的开设和开发,在增强了课程的选择性的同时也给学生发展搭建宽广的平台。学校在科普教育、机器人教育、信息学奥赛、艺术教育等方面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部分学生在国家、省、市等大赛中获奖。

8、学校把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这两方面教育教学工作作为办学特色和学校亮点来抓,学校体育各项常规工作,特别是大课间活动形式多样,且能坚持不中断。体育和艺术教学成果突出,多数学生的体质和艺术素养也随之提高,这是综合素质教学的重要成果。

江苏省教研室鞠文灿副主任认为,到一中“感受非常强,印象非常深,一中特色非常明显”,“一中经过三年的努力,已经硕果累累,可以笑傲教育界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可以笑傲在教育理想和教育实践之间”,“一中在全市是旗帜性学校,希望成为全省旗帜性学校”。

随后,视导组也从引领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深层次开展的高度,对我校相关工作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