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办公室>>校园新闻

常州市第一中学2008年十件大事揭晓

来源: 录入者: 发表于: 点击:

(排名不分先后)

过去的2008年,是我校教育改革深入开展的一年,也是满载着荣誉和鲜花的一年。全校各方面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全体一中人更是欢欣鼓舞、精神振奋。为此,全校师生积极推选,并通过投票选举产生了2008年十件大事。让我们再次回眸,重温那些令人难忘的光辉岁月。

1.08高考成绩辉煌——

2008年高考,二本上线率接近89%,语、数、外三门总分上线率(300分以上)96%,其中化学B级率全省第一,另有四门学科均分或B级率全市第一。一批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以及国外名牌大学录取。

2.增效减负稳步推进——

“增效减负行动研究”被确立为江苏省重点课题。近30万字的专著《行走在教育理想与教育实践之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举办了“增效减负行动研究”开课活动,共有12个科目23位老师开课,来自省市多所学校的数百位老师参加了听课、评课活动,评课均分都达到了90以上。教师节表彰共评出7位“增效减负”先进教师、10个“增效减负”模范备课组,很好地发挥了榜样示范作用。经过多次审核、修订,最终完成了累计2184课时、200万字共27本学案,学生满意率超过90%。学生对老师们实施增效减负的综合评价都超过了90%。学校增效减负工作得到省教育厅视导组专家的高度肯定,并报送教育部。

3.圆满通过三年主动发展评估——

通过听取汇报、听课、观察、访谈等一系列程序,常州市教育局三年主动发展评估专家组对我校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学校被评为常州市区高中校三年主动发展评估唯一的优秀学校。专家组认为:一中秉承“尊重、支持、合作、发展” 的办学理念,实现了从传统教学到新型教学的软着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民主意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学校培育增效减负的教学特色,通过有效教学,极大提高了课堂效益,构建了探究性、激励性的课堂文化;学生素质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很大提高,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有高品质的思维能力;一中在三年主动发展中取得了非凡的成绩,无论是依法治校、民主管理还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工作的主动意识都很强,都很令人瞩目。

4.教研组主动发展势头强劲——

为了增强教研组主动发展的动力,在全校教师中海选正、副教研组长,经过一系列程序,最终有22位教研组长脱颖而出。教研组主动发展意识明显增强,纷纷开展了学术沙龙、读书活动、听课评课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教研活动。各教研组每月开设2-4节校本研究课;教研组长每学期开设一节示范课。学校形成“人人有课题,个个在研究”的良好局面,近三年来共有15个各级课题结题。今年有任欣伟校长和陈雪泥老师的两个省级课题结题,并双双被评为省一等奖。满春燕老师的一个国家级课题子课题结题。以省教研室重点课题“高中新课程实验增效减负行动研究”为主干课题,由国家级、省级、市级共13个课题及大量微型课题组成的课题网络已经形成。教师专业成长取得长足进步:刘霁华、房宏、李万龙3位教师获得江苏省特级教师称号。房宏、刘霁华、李万龙、王明华等4位老师被评为常州市第二届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新增9位教坛新秀、教学能手。薛志娟获常州市评优课一等奖第一名,姚奕获市区一等奖;陈新华获常州市中青年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徐斌获市区一等奖。殷涛获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称号。葛志锦、王月维获常州市首届教育技术能力竞赛一等奖。

5.学科竞赛、科技教育成绩喜人——

五大学科奥赛均有学生获一等奖,是我校高中竞赛历史上获奖科目最全,获奖人数最多的一年。五大学科奥赛中有8人获得保送资格,26人获得省一等奖,其中计算机奥赛成绩突出,4名高三学生获一等奖,其中的1人获保送资格,有6名高二学生获一等奖,其中的5人获保送资格,有4名高一学生获一等奖。获“江苏教院附中杯”江苏省第八届高中生作文大赛一等奖1个,省二等奖5个。“星星火炬”全国少年儿童英语风采大赛获一等奖4个,二等奖5个。科技教育继续保持领先:在全国第二届地理“小博士”科技大赛中获得两个全国一等奖;在澳大利亚举行的RCJ国际公开赛中获得第四名;在常州市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团体奖和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是常州市获奖人数最多、层次最高的学校;在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中蔡黎明同学荣获特等奖第一名,陈羽加获一等奖第一名,张志杰获一等奖,4位同学获二等奖;在2008年江苏省机器人大赛上我校取得了6个一等奖,创我校在此项比赛中的最好成绩;在江苏省少年科学院“小哥白尼”科技创新奖评比活动中获得优秀组织奖,2个项目获得二等奖;学校被评为年度江苏省科技教育五星级学校。

6.新课改实验获省教育厅视导组高度评价——

9月份,经教育局重点推荐,省教育厅检查组来我校检查调研高中新课改实验情况。经过听取汇报、查阅台帐、观摩主题班会、社团活动和进行师生访谈、问卷调查等活动,视导组一致认为:一中的新课改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主动发展的角度站得很高,有很多好的想法和做法,包括民主管理、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改革和学案制,增效减负抓住了主要矛盾,非常了不起;视导组领导认为,到一中“感受非常强,印象非常深,一中特色非常明显”,“一中经过三年的努力,已经硕果累累,可以笑傲教育界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可以逍遥在教育理想和教育实践之间”,“一中在全市是旗帜性学校,希望成为全省旗帜性学校”。

7.党建工作成绩斐然及党委顺利换届——

12月17号下午,我校党委换届选举大会在行政楼五楼报告厅隆重召开,党委顾锡宏书记作题为“与时俱进,争当先锋;加强党建,为学校主动发展提供坚强保证”的工作报告,回顾了五年来的工作并明确了今后工作的目标任务。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成员。市教育局领导认为,这五年是一中发展最快的五年,是一中历史上发展最好的5年。学校党委被评为江苏省和常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常州市教育系统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先进单位、学校领导班子连续被评为“团结、廉洁、开拓”的“好班子”和“优秀班子”。工会工作扎实高效,校教工排球队在教育局开展的局属单位教工排球赛中九战九胜,以全胜的战绩荣获甲级对第一名和总决赛冠军。第八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完成换届选举。校工会被江苏省总工会评为“模范职工之家”(直属单位仅两个)。校团委开拓创新、成效显著,十四岁青春仪式、十八岁成人教育、学生干部吃苦夏令营、身边的希望工程等多项工作成为品牌。小记者社、环保社被评为常州市优秀社团,教工团支部连续7年服务椿桂坊社区,被评为“江苏省青年文明号”。少先队“吴文瑛尊老服务小队”已经坚持活动30年。校团委被确定为第九批“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常州市中学系统唯一。校团委先后获得常州市五四红旗团委标兵、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江苏省抗震救灾先进团组织等称号。

8. 体艺教育成果丰硕——

体育——校健美操队获得江苏省第八届中学生健美操比赛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动感啦啦操一等奖中的第一名,校园青春健身操一等奖的第二名,这次常州大市获得此成绩的第一个高中校;参加常州市第十三届运动会青少年部健美操比赛获得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并包揽本届比赛高中组的所用金牌。校排球队参加常州市第十三届运动会青少年部排球比赛获得高中组第一名。学校创造性地引导同学们在大课间以俱乐部为单位开展体育活动,组建轮滑、羽毛球、足球、排球、篮球、健美操、武术、长跑等多个俱乐部,每个俱乐部将拥有自己的专用教室,每学期组织一次重大比赛。学校对体育俱乐部活动开展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添置了100副羽毛球,较多数量的篮球、足球、排球,更换了崭新的乒乓台。艺术——陈煜阳、江桦同学分获第三届中国青少年精品艺术展示系列活动一、二等奖。其中陈煜阳获参加今年赴俄罗斯演出活动。参加市舞蹈比赛,获独舞《我》二等奖。参加市“三独”比赛获8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是我市获奖最多的学校,也是我校此项比赛历史最好成绩。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首届高中生书画比赛”有十五人次获奖,其中一等奖5人,居全市第一。

9.“三自教育”引领学生高成长——

按照“自我诊断”“自我设计”“自我完善”的思路整体设计,并在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控。这三者间相辅相成,在高中三年螺旋式渐进,渗透在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涌现出姜毓洲、陈黎明、吉秀南、李振韬等一批优秀学生。学校努力为学生搭设舞台,创造机会,营造自主教育的民主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学校的管理,特别是关乎学生切身利益、关乎学校发展大事的决策过程。期中表彰项目名称由学生自己定:首先在学生中进行“期中表彰名称”有奖创意征集,共选出20项作为期中表彰主要项目,加上班主任根据工作需要自定表彰项目44项,本次其中表彰共计1255人次。《常州晚报》以“每一位学生都是整个学校”为题整版报道学校三自教育。本学期近900位同学为常州市运动会开幕式献上的团体操以刚柔相济的舞姿、优美而富有变化的队形深受好评,向全市人民展示了一中人优秀的形象,表演被评为一等奖。

10. 帮困扶贫彰显真情——

为汶川大地震奉献大爱:全校师生为汶川地震募捐达84万余元,学生自发写信200余封,见证了一中人在国家危难时刻强大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暑假活动独立承办“常州-绵竹(遵道)中小学生手拉手同成长夏令营”,为期一周,活动分体验和实践、参观考察、校内交流等,很好地调动了营员的参与热情,让灾区50余名中小学生过了一个平安快乐而有特殊意义的暑假。夏令营还邀请了西藏民族中学团委的15位学生干部。学校被评为省“抗震救灾先进团组织”。党员爱心基金为溧阳贫困地区捐款1.2万元帮助修建蓄水塘坝。夕阳红爱心基金每年资助3名学生完成学业,连续三年资助贫困生总计7000余元。教工团支部定期走访贫困学子,发放慰问金和物品。学校全年发放给贫困生的各种帮困助学金达11.8万余元。2005届毕业生朱健增同学患有腿疾,家庭又遭变故,校领导带头捐款,学校爱心基金捐助了2000元。

 

  

  

隆重的教师节表彰

 

 

校园魅力人物

  

 

 

新增9名学生党员

 

高中健美操勇夺桂冠,创造常州市高中健美操队近年最佳成绩

 

李阳“疯狂英语”掀起英语热潮

 

我校学生团体操表演“惊艳”奥体中心

 

学生为汶川地震奉献大爱,师生累计捐款83万余元

 

教工团支部社区共建坚持7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