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办公室>>校园新闻

我校获得“Google杯全国程序设计邀请赛”中学组冠军

来源: 录入者: 发表于: 点击:

我校获得“Google杯 2011 ACM-ICPC 全国程序设计邀请赛”中学组冠军

 

5月14-15日,上海复旦大学举办了“Google杯 2011 ACM-ICPC 全国程序设计邀请赛”。比赛共有140支参赛队伍,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众多名校在内的117支大学代表队(其中有 14支进入今年ACM-ICPC国际总决赛的队伍),和来自江苏、广东、福建、四川、上海等省份的信息学竞赛成绩优异的23支中学代表队。由我校高二(1)班吴争锴、钱雨露、邹晨三位同学组成的代表队,敢打敢拼,发挥出色,最终勇夺中学组冠军,这是ACM-ICPC中国赛区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专门给中学生代表队设立冠军奖牌。比赛期间,复旦大学和Google公司的相关人员还组织了一次中学教练员的研讨会,就教育部取消保送生政策后,高校如何招收特长生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知识链接:
ACM/ICPC(ACM 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是由国际计算机界历史悠久、颇具权威性的组织ACM(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国际计算机协会)主办的,世界上公认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其目的旨在使大学生运用计算机来充分展示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项竞赛从1970年举办至今已历35届,一直受到国际各知名大学的重视,并受到全世界各著名计算机公司的高度关注,在过去十几年中,APPLE、AT&T、MICROSOFT和IBM等世界著名信息企业分别担任了竞赛的赞助商。可以说,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学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级计算机类的赛事,是广大爱好计算机编程的大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是著名大学计算机教育成果的直接体现,是信息企业与世界顶尖计算机人才对话的最好机会。
该项竞赛分区域预赛和国际决赛两个阶段进行,各预赛区优胜队获得晋级世界决赛的资格,世界决赛安排在每年的3~4月举行,而区域预赛安排在上一年的9~12月在各大洲举行。
ACM/ICPC的区域预赛是规模很大、范围很广的赛事。在2010年参加区域预赛的队伍就有来自88个国家和地区,2070所大学的8305支代表队,争夺晋级全球总决赛的105个名额,其激烈程度可想而知。2011年第36届ACM/ICPC亚洲赛区预赛共设了上海、北京、成都、德黑兰、达卡等多个赛站,来自亚洲各国知名高校的各个代表队进行了激烈的角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