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身边的“师爱”——
有人说他们是红烛,有人说他们是春蚕,有人说他们是园丁……当人们把溢美之词献给他们时,灯火阑珊处的他们只是淡然一笑。在他们心中,孩子们幸福的笑容,学生们成功的喜悦,才是最重的奖励。为此,他们执着,他们奉献,他们耕耘。他们用高尚的言行、辛勤的汗水、关切的眼神、温暖的微笑诠释了师爱的全部真谛。他们,就是千千万万的常州教师。
持正守义 无私奉献
“只要你们需要,寒假的每一天我都可以为你们做无偿家教。我愿意帮助每一个看重自己未来的人!”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11年的整个寒假,他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免费为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辅导,给他们讲解作业,答疑解惑。
他,就是常州市第一中学的袁守义老师。2002年他从淮安市调入常州市一中,从教以来,先后获得“淮安市劳动模范”、“常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常州市一中首届“模范班主任”、常州市一中首届“减负增效老师”等荣誉称号。
学生眼中的他亲切和蔼、方法多样、上课有激情,同事夸他待人热忱、观念新颖、方法独特,领导评价他工作认真、勇挑重担、成绩突出……这一切,都源于袁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
“高中三年,我最感谢的就是班主任袁老师,因为袁老师是真正爱学生的。”这句话道出了很多学生的心声。06届学生小秦比较自由散漫,上学经常迟到,袁老师教育了几次,成效不明显,就每天早晨6:00打电话叫他起床,却从不批评他一句,如此持续了近一个月。一天,小秦找到袁老师,“谢谢您,我保证以后再也不迟到了!”从此,小秦再没迟到。在高考动员会后,他主动走到袁老师面前,饱含热泪地说:“袁老师,我们能拥抱一下吗?”这个情景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作为班主任,袁老师对学生从未有暴风骤雨的训斥,更多的则是春风化雨、无微不至的关爱。在学生眼里,袁老师不仅是良师,更是益友。
一个优秀教师不仅是“师德的表率”,还应是一个“教学的专家”。袁守义老师身兼班主任、教研组副组长和高三备课组长,工作繁重,却一丝不苟,以至于经常加班到深夜。
辛勤的付出换来了学生的好评。一位学生说:“袁老师的思维非常敏捷。课堂上飞速流转的粉笔,加上他特有的大嗓门,使得同学们注意力高度集中。看着他那双手一下又一下地挥舞着,就像看到了天空中鸟儿不知疲倦的翅膀。他的手是最美的,正是它托着我们飞翔,飞得更高、更远!” 袁老师的课,早已不仅仅是一堂课,更像是慷慨激昂、全身心投入的演讲,这其中饱含着他对学生无限的热爱。
袁老师患有糖尿病,两年内体重从140多斤降到110斤,他的学生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06届学生王梦莹说:“每当看到袁老师上课因低血糖而浑身冒汗时,我们感动得只想哭。看着他日趋消瘦的身影,我们都很着急。有这样认真负责的好老师,如果再不认真学习,我们就太对不起他了!”
2005年至2010年,他连续送走了五届高三。2010年秋,学校为了照顾他,准备让他调整一下身体,但关键时刻,他只休息了半年,2011年春节前夕又中途接班,担任了2011届高三(10)班的班主任和数学教学工作。刚刚接班的袁老师在寒假中顾不上走亲访友,而是充分利用假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并为学生免费辅导。
瑞士教育家斐斯泰洛齐说:“要想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从教20多年来,袁老师感动着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为了教育,为了学生,他守义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