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办公室>>校园新闻

高一年级英语演讲节海选开赛

来源: 录入者: 发表于: 点击:

 


 

 

 

 

 


 

 

 

 

 

 
 
少年演讲家的舞台
2011年11月16日星期三,我校举行了一次年级性的英语演讲比赛,今天,在这个舞台上,也必定产生许多少年英语演讲家。
随着下午第四节课的铃声响起,英语演讲比赛正式拉开帷幕,选手按序就座,在短短几分钟内,选手们的心情各不相同,有点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有的欣喜之色已然在脸上荡开,有的有条不紊地背稿。片刻准备,第一位选手已走向评委席前,他流利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即使有一些小失误,也能轻松化解。
选手中有通过丰富感情、流利的演讲打动评委的,也有极富创新的演讲模式。五班贺春红同学就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她说:“我认为这次我们的成绩应该比较理想,这是我们自己思考创新的结果,能为班级出力我也感到自豪。”
不是每位同学都能在比赛中胜出,但在大家的心中,只要跨上这个舞台,他便是成功者。在一中这个平台上,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让自己发光发亮,只要把握机会,终能尝到胜利的果实。
                           高一(5)班 薛智超 何禛
第一阵掌声在教室内响起,目光、灯光化为舞台上多彩的聚光灯。把尊重、鼓励、欣赏投射在每一个有勇气和智慧站上讲台的选手。
这里是高一年级英语演讲比赛国际班场。国际班的选手们在自己平日擅长且致力于的英语上表现出他们自己对于英语不同的喜爱和演绎方式。
用一段活泼美妙的音乐引入,不仅把众人带进轻松的话题,也把她自己可爱如百灵鸟的形象放进观众心中。当一篇演讲稿由生活中点滴动人的细节谱成,那母爱那浓情便不知不觉随着流畅的英文溢满赛场。先举起一张课桌搬进场,再开始一段动作丰富,将演讲的严肃认真与情绪化个性化的过渡词相融。是不一般的口语功底与大胆作风,形式各异,话题多样,精彩纷呈。
本次演讲比赛,更多的是为同学们提供了锻炼英语口语平台,展示英语才能的舞台和学习的平台。
高一(1)高岭南
 
 
今天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英语演讲比在我校展开。刚走进公用教室,就看见不少同学在低声诵读或阖眸默念着什么。赛前无形的紧张氛围已悄然笼罩在教室上空了。
最先吸引我的是一段关于中国教育方式的演讲,不难听出是花过心思设计的,也是最贴近我们高中生生活的一段内容。其中,对于集中力和高中教育中的心理学的阐述尤为精彩,更是引起满座共鸣。
之后的演讲,关于生命,关于汽车史,关于乔布斯,话题多样,令每个人在比赛的同时也得到了海量的信息和精神上难得的放松。
不得不提的是,赛前赛后,处处可见学习部同学们忙碌的身影:安排场次,维持秩序,主持比赛,使这场学习生活中的小插曲开展得有声有色。
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学习部的同学们会为大家组织更精彩的活动。
我们期待着!
高一(1)蒋宇欣

011年11月16日下午,高一年级的英语演讲比赛在大家的一片熙熙嚷嚷中开始了。公共教室七的选手们都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比赛开始前,尽管选手们笑容灿烂,自信满满,但紧张的掰手指的动作仍掩饰不了内心的焦躁,也许他们的心中想着的是待会儿是否会忘词,或许他们心中仍默背着演讲稿。

站在讲台上,有些选手时而低头看稿,略显不安,他们正尝试着一次突破与挑战。有些选手双手撑着讲台,胸有成竹之势,颇有大将之风。而除去个人演讲外,团体表演的环节也可谓精彩纷呈。唱歌,短剧,同学们在流利的英语表达中,加入了一部分动作,神态中流露出更为丰富的情感。果然,本次比赛高手云集,不需解释,流畅的英语已证明了一切。
“紧张。我觉得自己表现的不好。尽管已经排练了很多次,但是最终的效果还是比不上排练的时候。”一位已经表演完的选手这样说道,她很谦虚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而通过那句“排练了很多次”,可见大家都做了充分的准备,赛前付出了诸多努力。她说:“就是锻炼自己吧。”是啊,这不就是一个展示自己、锻炼性格的好时机么?霸气外露、自信无敌是最能形容大多数选手的词语了。
祝愿选手们都能取得好成绩,更期待选手能从此次比赛中在各方面获得提高。

 

高一(2)班 恽之琳 黄皓宁

 

11月16日下午英语演讲比赛正式拉开了序幕,各个公用教室内的气氛都异常紧张,选手们都抓紧这最后的时间背诵。国际部比赛场内的评委中有一名外教老师,尽管如此,上场的同学也并没有显示出过分的紧张,只是场下仍在准备的同学不停地搓着手默念演讲稿。他们流利的背诵,丰富的肢体语言给他们的演讲增添了不少气势。隔壁教室的选手们也都各出奇招,英语小品、英文歌曲,给在场的评委及选手们带去了很多欢笑,是紧张的气氛一下缓解了许多。
我们班的殷天豪也代表我们班参加了比赛,但在比赛中出了一些小状况,并没有发挥出全部的水平。这些选手们有勇气站上这样的舞台,已经是对他们能力很好的证明了,只要付出过就一定会有回报的。
                                        高一(6) 邵梓涵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