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辅助栏目>>隐藏栏目>>书香校园>>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向电视剧“亮剑”

来源: 录入者: 发表于: 点击:

继2008年针对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发动“登坛品酒”活动之后,《咬文嚼字》杂志2009年“咬”住电视不放松,发起“向电视剧‘亮剑’”活动。
    电视剧是荧屏语文差错的“重灾区”。《咬文嚼字》确定的2009年“众矢之的”是12部近年来热播的电视剧。它们是《士兵突击》《五星大饭店》《乔家大院》《刘老根》《闯关东》《奋斗》《武林外传》《金婚》《亮剑》《恰同学少年》《家有儿女》《雄关漫道》。这些优秀电视剧多数曾经获奖,不少至今仍在反复播映,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热门电视剧的文字运用,在社会语文生活中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向它们“亮剑”,是为了减少荧屏文字差错,提高电视字幕的文字质量。
    《咬文嚼字》检查的第一个“目标”是《士兵突击》。《士兵突击》一共28集,有48个明显文字差错,平均每集有1.7个差错。
    这些文字差错大多数都是音形接近造成的错别字,比如“倒是娶个媳妇回来”错成“到是娶个媳妇回来”,“奉献这两个字”错成“奉献着两个字”,“哪里知道”错成“那里知道”,“那时候”错成“那时侯”,“坐月子”错成“做月子”。这类低级差错只要态度认真,完全可以避免。这类差错数量最多,说明的是相关工作人员对字幕的文字质量不够重视。
    另一些文字差错是与不了解国家的语文规范有关的。比如《士兵突击》中多次出现“楞着”“楞是”“楞神”,其中的“楞”都应为“愣”。根据目前的用字规范,“愣”与“楞”分工明确:“愣”读lèng,义为“失神、发呆”,而“楞”读léng,不表示“愣”的意思。“不像话”错成“不象话”,“啰嗦”错成“罗嗦”,也属此类。
    还有一类差错则是缺少必要的语文知识造成的。比如“钢镚”错成“钢蹦”,“几率”错成“机率”,“厮杀”错成“撕杀”,以及“权利”与“权力”混淆、“泄露”与“泄漏”不分,等等。
    这些明显文字差错,说明电视剧的文字工作者在文字质量把关意识、语文规范意识和语文知识素养等方面都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咬文嚼字》将每月检查一部电视剧,指出其中的明显文字差错,统计其差错率。2009年年底,《咬文嚼字》将集中公布这12部电视剧的差错排名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