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还得从头说起。“党员爱心基金”由一中党委设立,专门用来资助家庭困难学生。陈恺如同学是校学生会主席,在一中的六年里,天资聪慧、勤奋进取的她在演讲、数理化竞赛、主持、作文、书法等方面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最终以高考668分的成绩被香港大学录取。她对母校充满了美好的感情,获得华英奖后,她首先想到了回报母校,想到了那些需要关爱的贫困学生,特地来到学校,捐出了1000元。朱勇同学是班级副班长,虽然家庭贫困,但自立自强、拼搏进取,最终以640多分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他还极富有爱心,班级有一位叫朱健增(以高考648分成为苏大本一录取的理科最高分)的同学,从小患少儿类风湿病,两腿髋关节和膝关节都无法弯曲,上下楼梯艰难,朱勇主动承担起背负的重担,一背就是三年。
为了开学的学费,朱勇同学利用暑期打工挣钱,至今尚缺1000多元。面对学校的捐赠,他在感激之余,诚恳地说:“凑齐学费后,剩余的部分我想给更需要的同学。”他想到了班级另一位贫困生孙磊,于是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注:事后学校考虑到孙磊的情况,又捐助了他3000元,并劝说朱勇接受属于自己的全额捐助,事实上朱勇和孙磊每人领受了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