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辅助栏目>>隐藏栏目>>党建网>>创建举措

秋风中的关爱――我校党委牵手溧阳上沛镇特困家庭

来源: 录入者: 发表于: 点击:

霜降刚过,寒意乍起。10月25日,我校党委携手朝阳中学、丽华中学、实验小学党组织,一起把秋风中的关爱送到了溧阳上沛镇吐祥村特困家庭。
     本次活动是我校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又一次的帮扶活动。按照市教育局统一部署,我校党委作为牵头单位,与朝阳中学、丽华中学、实验小学党组织一起帮扶溧阳上沛镇吐祥村70户特困家庭,其中我校帮扶46户特困家庭。
     据悉,上沛镇23个行政村,年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特困家庭近千户,市教育局共帮扶其中的12个村。我校及朝阳中学、丽华中学、实验小学的党组织联手帮扶吐祥村70户特困家庭。在听说了情况后,各校都迅速行动起来,进行了新一轮的爱心捐款活动。经过前期的摸底调查和牵头联络,10月25日,我校党委金书记、朝阳中学李书记、丽华中学李校长、实验小学周书记及四所学校的先进性教育活动联络员等一行十人,把四所学校的爱心捐款21000元送到了吐祥村委,其中我校捐款13800元。
     上午,我们驱车两个半小时,终于抵达了上沛镇吐祥村。这是处于丘陵地区的一个贫困的自然村。江南的土地大都肥沃润泽,但这里放眼过去就像西北的黄土,看起来比较贫瘠、干涸。农田里还散发着淡淡的烟味,那是农户刚刚燃烧过稻梗灰烬的余烟。灰烬黑漆漆的一片,农民期望能做肥料养地。
     我们先跟着村委张书记来到了第一户人家。这个徐姓男子38岁了,一人带着两个双胞胎的孩子,孩子在念幼儿园。徐姓男子手、脚因前几年车祸有些残疾,只有半劳动能力,老婆忍受不了贫穷的负担,离家出走了。从他略显呆滞的目光中,我们读到了生活的艰辛,贫困的阴影笼罩着他。家里没一件像样的东西,家里的物件上都积满了灰尘,可以想像这个又当爹又当妈的残疾人拉扯两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
     我们走访的第二户李姓人家,家里共4口人,爷爷和孙女是健全的人,儿子和儿媳都是哑巴,儿媳还有精神疾患。当我们一行几人出现在他家门口时,儿媳变手舞足蹈起来,围着我们前后转悠,嘴里一直咯咯咯地笑着。家里难得来客人,把她乐坏了。我们同行的丽华中学李校长,个子高挑,这天还穿了一条漂亮的百折裙,李家的儿媳掩饰不住心里的高兴和爱美的天性,一直拉着李校长蹦蹦跳跳,李校长也拉住她的手,微笑着看着她。一家的重担都落在65岁的爷爷身上。虽然贫困,但家里还很洁净,看得我们有些心酸。
     随后,我们跟着村委干部穿过了几条长长的乡间田埂,这样的田埂只能容纳一人走路,这里的户与户之间住地都比较分散。步行了约二十多分钟,到了第三户人家。这户人家的儿子36岁了,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背上隆起了一个驼峰。家里一年的收入抵不了看病吃药的开支。因为后背驼起,晚上睡觉都很艰难。但我们与他交谈时,他很开朗,待人接物比较讲礼节。疾病没有摧垮他的意志,我们看了都很敬佩。
     我们走访的第四户人家是一个独身老人。4岁时眼睛就瞎了,一直独自居住。一张桌子,几张破旧的凳子,一张床,几顶旧式的箱子,这就是全部的家当。窗户是用几块砖头垒起来挡风的。条件之艰苦让人料想不到。
     据悉,上沛镇农村低收入的原因,一是因为地理条件的限制,农户住地分散,交通和信息建设滞后,观念也较陈旧;二是经济收入渠道少,再加上文化程度低,创收能力低,农民靠几亩薄地只能维持最基本生活,有时甚至陷入贫困境地;三是因病因残致贫,劳动力短缺甚至丧失,承担医疗和教育等费用更是难上加难。我们走访的几户人家几乎都有残疾。
     以前只是听说老区有特困家庭,到底贫困到什么程度都不得知晓。这次走访让我们感到,原先存留在印象中的一幅幅乡间风俗画,大都是遥远而虚幻的田园牧歌,亦或是过惯了都市浮躁生活的城里人对乡间的一种向往。现实生活中的农村,农民很累、很苦。
     几户人家都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我们的感谢。通过这次走访活动,各校领导和联络员都感觉到确实要做好帮扶工作,把好事实事落实到实处,要开展长期帮扶工作,帮助家乡的贫困地区早日脱贫,这也是为建设和谐文明社会作出推动作用。走访活动结束后,大家并未觉得有多少疲劳,心里留下了许多震撼和思考:城市人在享用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应该多把眼光投放到农民兄弟身上。现在正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缩小贫富差别,落实科学发展观,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路会越走越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