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每一名学生的高品质成长。”
这是市一中在规划高品质高中建设时的初心。光阴流转,从2023年12月喜获立项,到2024年扎实推进,时间抵达2025年,市一中高品质建设走到了建校百年的历史节点。
市一中规划实施进度如何?立项以来学校增值发展情况怎样?推进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一直都是省教育评估院心头牵挂的事。5月15日省教育评估院史根林副院长一行莅临调研,姚奕校长和领导班子成员热情欢迎。
在姚校长陪同下,专家们参观校园,听取汇报并座谈交流。一同调研的专家有省教育评估院原副院长叶春生、基础教育评估室主任计虹、项目主任姜萌萌。
高品质高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姚校长的汇报,点面结合,亮点突出。市一中围绕“协同·贯通”的主题,明确了建设总目标,擘画了未来校园的美好蓝图,制定了一系列重点工程和两大重点子规划。从“大成青年”协同贯通课程体系建设、“强基中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七彩基因”人才成长生涯教育计划,到“智慧生态”泛在学习数字校园建设、“笃学力行”分层分类式师资队伍建设、“共同治理”民主集中式协作机制建设,从“一体两翼”特色教育高质量发展规划,到“一核多维”智慧校园高质量发展规划,所有的项目都有配套的学校自定义指标体系,市一中高品质建设的每一步都稳扎稳打、踏地有痕。
叶院长认为,市一中主动列出具体建设指标并对标创建,目前达到了一个高原。他建议:一是深化思想。在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时,既要注重“拔尖”,也要注重“创新”。二是资源升级。既要保证投入,也要考虑统筹资源。三是亮点打造。美育、科技教育对学生未来成长的意义值得深入思考,同时,一中博物馆开馆后要充分彰显其普惠性。四是评价赋能。要多方协同优化评价,提升建设质量。
史院长肯定了学校高品质建设的努力和成效,并提出了四点期望:一要能够超前考量,不断在实践中寻找创新点,形成品牌效应;二要开拓比较视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三要遵照循证思维,进一步强化理念、目标、项目间的体系化;四要敢于自我变革,由自我凝练、自我驱动,最终形成自我品质。
本次调研,既是质量检阅,也是高端培训;既指明方向,又鼓舞人心。专家组的真知灼见,为学校锚定了“高原上再攀高峰”的坐标,也为深化育人方式改革注入了新动能。我们坚信,唯有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自觉,方能真正诠释高品质教育的时代内涵;唯有以“敢为、敢闯、敢干”的改革锐气,才能在教育强省建设的壮阔征程中做出一中贡献!
供稿 | 党政办公室
审核 | 张玲娜 周静 顾鑫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