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校园新闻>>校园新闻

青春足迹,实践悟道:常州一中学子暑期多元社会实践纪实

来源: 录入者: 发表于: 点击:

在课堂之外,有一片更广阔的天地等待青年去探索。今年暑假,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他们走进企业、纪念馆、博物馆、规划馆与医院,在亲身参与中感知非遗魅力、传承红色基因、深化文化认同、践行志愿精神。这是一次次行走的课堂,更是一场场青春的淬炼。以下是来自不同班级同学们的活动纪实与感悟。


01

探访新博龙泉酒业


品味石龙嘴黄酒的非遗技艺

7月19日上午,高二(2)班师生走进常州新博龙泉酒业有限公司,开展以黄酒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同学们首先参观了产品展示中心,各类石龙嘴黄酒系列产品令人目不暇接。随后大家走进灌装区和黄酒长廊,聆听讲解员系统介绍从筛米、浸米到发酵、煎酒、储存的传统工艺流程,并观摩现代化灌装生产线的高效运作。在厂外储藏区,排列整齐的酒坛静候时光沉淀,飘散醇厚香气。

活动还设置了品鉴环节,专业品酒师带领大家学习黄酒品评方法,同学们品尝了特色椰奶酒酿,在清甜醇香中感受黄酒的现代创新。杨静好同学感叹:“一上午的游览虽短,却让我们体会到黄酒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孙博文同学则从1912年潘氏酒铺的历史说起,指出“《礼记》中‘酒以成礼’在常州体现为八道古法酿酒的仪式感”。这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深入了解非遗技艺,更增进了对本土文化的认识。




02

规划馆与“青芒”志愿者团队


以阅读推动服务与成长

7月18-20日,“青芒”志愿者团队前往常州市规划馆开展“小绿书”系列活动。该团队由常州一中学生自发组成,其名称既喻指芒草般的生命力,也象征微小光芒可汇聚成社会正能量。同学们以“志愿服务”和“成长启迪”为主题分享书籍,既提供实践指导,也涵养人文关怀,构建“知行合一”的成长生态。所选书籍兼顾可读性与思想性,有效拓宽了青少年视野,提升了人文关怀能力。




03

走进医院开展志愿服务


学思践悟三杰精神

7月28日,高二(7)班二十余名同学前往医院开展“学思践悟三杰精神”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伊始,同学们向秋白微书房捐赠二手书籍和玩具,传递知识与关怀。随后大家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有的在门诊大厅协助“爱心义诊”,为患儿家属提供咨询;有的加入“‘救’在身边”急救训练营,学习心肺复苏和AED使用技能;还有同学承担导医导诊、故事朗读等工作,以细致服务缓解患儿焦虑。

李妙言同学在感想中写道:“三杰精神如熠熠灯塔,在志愿服务中愈发清晰。每一次帮扶,都是与伟大精神的深情对话。”徐涵钰同学则体会到“原来青春最美的样子,就是以微光暖他人前路”。活动有效融合思想教育与劳动实践,让红色精神在具体服务中焕发新的时代光芒。




04

常州博物馆


在“行走的思政课”中筑牢文化自信

7月26日下午,高一(8)班同学赴常州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在“龙腾中吴——常州古代历史文化陈列”中,从远古文化遗存到明清儒风蔚然,一件件文物生动展现常州深厚文脉。同学们尤其从延陵季子“三让王位”中感悟诚信礼让的精神,从历代先贤事迹中理解城市崇文重教、务实创新的基因。

在自然陈列厅,4000余件标本讲述生命进化故事和故乡生态多样性,趣味互动装置则深化了大家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活动中,实业家刘国钧先生白手起家、实业救国的经历,尤其令同学们感受到实干兴邦的力量。此次博物馆之行融历史、自然、思政教育于一体,筑牢了文化自信,激发了青年担当。




05

访故居寻三杰


沉浸体悟革命精神

暑假期间,高一4班、5班、15班、高一17班,高二16班、18班的同学们怀着崇敬之心,先后走进张太雷纪念馆、瞿秋白故居和恽代英纪念馆,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红色文化传承实践活动。同学们通过聆听讲解、驻足凝视、动手实践、志愿讲解等方式,沉浸式感悟革命先辈的初心使命,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青年中薪火相传。

在讲解老师引导下,同学们通过沉浸式观影、电子互动屏等科技方式,深入了解了“常州三杰”从少年英才成长为革命先驱的一生。路予帆同学表示,恽代英24岁就主编《中国青年》,“作为新时代团员,也应勇担使命,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既是一节历史课,也是一次信仰洗礼。王若涵同学讲到:“‘谋将来永远幸福’是张太雷的理想,也是我们的使命。”七个大字中字句铿锵,强国的伟业需要每一代青年接续奋斗。

从文物守护到志愿讲解,从展柜擦拭到革命故事传颂,市一中学子们以指尖温度唤醒历史记忆,用青春行动诠释“最好的致敬是奋进”。惊雷无声,青春不朽;觅渡无涯,薪火长明。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终将化作接续奋斗的力量——以吾辈青春之笔,续写未竟的理想华章!


06

铭记光影历史 熔铸钢铁军魂


在八一建军节之际,常州市第一中学通过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串联历史记忆与青春理想。学生自发组织观看电影《南京照相馆》,于暗房红光与历史影像中叩击民族记忆,深刻体悟南京伤痛与民族精神;随后,学校举办毕业生座谈会,多名已被公安、警察院校录取的2025届高三学子分享报考初心,表达从警报国、守护人民的坚定志向。一场观影,一次相聚,既是一次历史教育,也是一次精神接力,展现出青年一代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于现实中践行使命的担当。

观影同学表示,影片揭示了日军暴行和普通人的抗争,传递出血性与家国情怀,令人深感“勿忘国耻,吾辈自强”;历史底片如剑刺心,但铭记正是为了和平与前进的力量。毕业生则一致认为,选择警校是出于对正义、责任与守护的向往,感激母校与老师的培养,愿以毕生忠诚守护万家灯火,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誓言。




通过这些多元社会实践,同学们不仅拓宽了视野、锻炼了能力,更增强了文化认同与社会责任感。从非遗保护到红色传承,从文化自信到志愿服务,一中学子正以行动书写无愧时代的青春篇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