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师生饮食安全与营养健康,9月10日,学校组织召开食堂工作专题会议。会议围绕食品安全、服务质量、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部署,明确本学期食堂工作重点与方向,并就构建常态化会商监督机制、优化餐饮服务模式等达成多项共识,为全面提升食堂服务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校长姚奕、分管副校长吴伟国、食堂负责人谷海跃、学生发展处副主任曹仪钦、学校食堂管理员、餐饮服务商负责人及食堂全体员工参会。
会议首先详细解读了教育局第三方检查细则,系统梳理当前食堂需持续巩固的环节与待改进问题,并结合月度问卷调查反馈结果,明确了本学期食堂工作重点与方向。通过系统部署和任务分解,进一步强化岗位职责,统一思想认识,突出在日常细节中持之以恒、抓实做细的工作要求。
会议指出,食堂工作不仅是校园安全的重中之重,更是关乎师生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针对后续工作,会议提出三项重点要求:一是强化责任意识,所有人员须将安全与责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紧盯关键环节,特别要加强“验菜”等流程管控;三是坚持常抓不懈,对常规工作做到“规范做、认真做、坚持做”。
会议重点介绍了学校创新构建的“四个一”常态化会商监督机制,具体包括:每日一次常规检查,实现过程可控;每周一次食堂例会,确保立行立改;每两周一次学生座谈会,促进需求精准对接;每月一次问卷调查,实现量化考核评价。该机制形成了从日常监督、快速响应到战略决策的完整管理闭环,为餐饮服务持续优化提供制度保障。
会议强调,所有服务商员工均为“一中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应充分发挥双服务商运营模式的独特优势,实现良性竞争与互补共赢。
食堂不仅是师生用餐的场所,更是承载生活教育、劳动教育与人文关怀的重要空间,要切实发挥“食育中心”的育人功能。严把“三关”包括:把好“入口关”,严格食材溯源与验收;控好“过程关”,规范加工流程;守好“出口关”,做好卫生保洁和全面消杀工作,确保学生“吃得好、营养好、搭配好”。
此外,学生发展处将联合食育中心,引导学生提升自我服务意识,发挥学生主人翁作用;进一步打通沟通渠道,建立畅通的反馈机制;两家服务商须强化协同联动,形成合力,共同为师生提供优质餐饮保障。
下一步,学校将在食谱设计方面联合其他学校营养学教师共同参与,提升餐品科学性;并计划于十月份组织食堂管理员及服务商代表前往餐饮服务标杆学校参观交流,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持续提升餐饮服务水平。
END
供稿 | 后勤服务处
审核 | 吴伟国 谷海跃 顾鑫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