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办公室>>校园新闻

常州晚报:常州16名学生获清华、北大保送或自主招生加分(我校占清华6人)(可喜可贺!)

来源: 录入者: 发表于: 点击:

中国常州网:http://www.changzhou.gov.cn/art/2012/4/6/art_23_210858.html

中新闻:http://{域名已经过期}/cz/news/2012/0406/25047.html

武进新闻网:http://{域名已经过期}/news/bumendongtai/2012-04-06/90855.html


    中国常州网讯 :这几天,清华、北大自主招生成绩揭榜,记者昨天打探到,市一中有3名学生成功闯关,获得清华10分-30分的加分优惠,此外,该校还有4名学生或保送清华北大,或获得“清华领军人物”资格。
    另外,省常中有5人通过保送、“校长实名推荐”等方式拿到北大、清华的优惠券,省前中则有4人“牵手”清华园。
                              自主招生选的都是“全才”
    市一中陈玉萍老师介绍,自主招生对学生的考核越来越全面,高校需要的是全才,那些只会做题的学生,他们是不予认可的。从以往的考试来看,面试淘汰率还不低,有的即使笔试成绩很出色,但最终还是被面试拦下来了。
    市一中这一次获得清华保送、加分资格的,集中在高三教改(1)班,这是理科强化班,个个都是数理化高材生。班主任蒋建兵说,这些学生可谓是全面发展,比如说孙逸凡同学,在清华“领军人物”的面试中脱颖而出,不仅享受高考成绩加60分的优惠,还拿到了专业加20分的“附加值”,这样的优待,全省仅2人。再比如在自主招生中,获清华30分加分资格的刘浩,担任班级学习委员,组织能力也很棒,班级活动的主持工作,都是他来挑“大梁”。
              不想学的时候,不要逼着自己学习,面试千万不能冷场
    自主招生竞争白热化,这些尖子生,到底胜在何处?昨天,记者联系了市一中的两名学生,听他们聊聊学习经。
    孙逸凡是个“竞赛达人”,信息学、数学、物理都获得过一等奖,高二就因竞赛拿到了保送资格。
    一些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大量做题。对于“题海战”,孙逸凡很反对,“作用不明显,需要掌握的是解题思路,要将每道题都想明白。”他特别提到,不想学习的时候就千万不要逼着自己学习,强迫学习,效率自然不高。一般来说,他尽量在学校完成作业,回去后就可自主安排时间。
    虽说获得了清华加30分高考加分的优惠,但刘浩还是不敢懈怠,这个小长假,他主要还是在家复习。
    刘浩说,“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很重要,比如说课堂效率要高,做题要善于独立思考,对于错题,要经常归纳总结。”
    关于面试,孙逸凡和刘浩的共同体会是:面试题多是开放式的,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考官看中的是你有没有自己的想法。这时,你的思维要清晰,表达要流畅,不能东一句西一句,最重要的是不能冷场。
    而要做到这些,平时的积淀就很重要,多关注时政、热点新闻。不管每天多忙,孙逸凡都会挤时间看报纸,有时在课间,有时在上学、放学的公交车上,挑些重点新闻看,这样面试也才有话可说。(毛翠娥)
    本文来源于:中国常州网   http://{域名已经过期} , 原文地址: http://{域名已经过期}/2012-04/06/content_1655313.htm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