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办公室>>校园新闻

科学发展,报效祖国——清华教授寄语我校学子

来源: 录入者: 发表于: 点击:

 


 

 


 
 

 

 
 

耳边是振奋人心的乐声, “清华冲击波”又一次来临。

2012421上午,清华大学与常州市第一中学共同创建智能机器人科技创新基地的揭牌仪式在一中体育馆内隆重举行。仪式后,我们采访了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党委副书记杨帆教授。

问起此刻的心情,教授很开心地笑了:“很兴奋啊!看到同学们朝气蓬勃的面孔,看到大家对智能机器人有这么浓厚的兴趣,并且取得了这么丰硕的成果,可喜可贺!”教授一个月前来一中只是看到了一些机器人样品,今天看到了机器人的表演,赞许道:“刚才机器人讲话、跳舞、踢足球那段儿很精彩啊!后来的小车,妙趣大连环也非常引人入胜,希望同学们专注地做下去,培养出更好的创新能力。”在提及对成立科技创新基地的期许时,教授再一次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缺乏创新精神是中国孩子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能以此为契机,有意识地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创新这种东西,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大家平时要养成勤思考、善思考的好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点,将探索精神发展到大家有兴趣的领域,一定要做一个全面发展、心智优良的中学生。”

最后,教授满怀希望地对同学们说:“未来是属于你们的!努力奋斗,建设祖国!”

揭牌仪式后,教授还给我们作了题为《回归学习的本质》的报告,与我们深刻地探讨了这样一个问题——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

教授分析了中国学生的主要缺点。例如:表现得不够自信,在表达上过分害羞;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动手能力等等。他说: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是有目的性的,然而我们更应该推崇的恰恰是无目的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努力学习是为了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但这始终无法成为你长久的学习动力;学习只是为了享受学习的过程,应该让学习的目的尽可能地单纯化,让学习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服务,这样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他希望同学们要学会独立,要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要提升实践能力,把握能够走出校园的机会,拥有国际视野,走向世界;要勇担责任,科学发展,读书行路,报效祖国。教授还对我们不太了解的高等教育体制作了介绍,主要强调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最后的学生提问环节异常热烈,教授则重点告诉我们,中国的教育体制是由中国的国际地位以及基本国情决定的,我们作为中学生,应该更多地以个人为基本点,找寻发展的机会,发展自己的兴趣,提升自己的素质。

与杨教授的交流让我获益很多。我们有时也抱怨生活,埋怨中国的教育体制是多么不科学,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有多大,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情况下,高考制度确实是相对合理的人才选拔模式。既然现实如此,要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更优秀的学生,关键在自己。

相信我校学子一定会把握人生的航向,以乐观的心态、坚定的行动劈波斩浪,向着自己的未来勇敢驶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