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办公室>>校园新闻

切记,抓住当下——2012届高三(1)班同学寄语母校学弟学妹

来源: 录入者: 发表于: 点击:


 


 一中是片神奇的土地,很多人这么说,闭目,我觉得我可以想起她的全部细节,食堂的锅子,绿绿的篮球场,庞大的教学楼(不得不说二楼的童鞋上厕所有微微的困难),华丽的行政楼,高二党的小四合院也很有氛围,我没有忘记食堂门口的饭香,没有忘记杉树以及樱花,没有忘记超市里的汉堡,没有忘记图书馆,停车库,还有,最最不能忘记,在操场的主席台,任校长发表了多篇激情四射的演讲,他的骄傲,他的霸气,他的目标。祝一中在我们之后更加V587!!!
回首在一中土地上度过的三年时光(其实是六年),最大的收获不在学习,在朋友。每每想起曾经的时光,最多的不是吃过的苦熬过的夜,而是欢声笑语连连,是美好如樱花的脸庞,是最最不舍得离开的时光。亲爱的学弟学妹,我并不知道你是高一,高二,或是传说中的高三党,但我希望你的口中有抱怨,有骂骂咧咧,但心中没有,你的心中始终坚信这是最美的时光,那样的你会发现所有我在这里说的一切都不是虚妄,而是确确实实的几笔涂鸦,几份考卷,几个不堪入目的成绩,几道老师严厉的目光……我不想告诉你大学有多少轻松或有多么苦,但是我在这里等着你们,用此刻的空闲写下最想对你们说的话。
PS:以下单送给遇上阮航卫老师的童鞋,阮老师是个好老师。 
顾钧宇   12级一班 高考400+自招10分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复旦大学 顾芸芝   原高三(1)班  高考413分
感言:
来到大学最大的感受便是当初的竞赛生活真的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虽然我主攻的数竞最后只拿了三等奖,虽然我现在甚至已经不学数学了,但是竞赛培训的生活模式与大学生活极其相似。自己记好了时间去散布在学校各个角落的教室上课,然后跑食堂,泡图书馆,待在寝室或蹉跎或学术。大学给了我们足够的自由空间,四年后自己的样子完全由现在的一点一滴来捏好。什么都得靠自己。
初中的时候便想读法学了,如今终于实现了曾经的梦想。并不盲目地参加各种活动、加入各种社团,挑两三个自己喜欢的便已足够。比如我加入了天文社,这个周六要去崇明东滩观测猎户座流星雨,这是我多么梦寐以求的事儿。唉,又想起了那个暴雨天的日食。还加入了青年法学社,在专业的方向上更加深入。一向喜欢体育比赛的,现在又延续了高中的“光荣传统”,加入了校学生会体育部,又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语文水平急剧退化,还望读者见谅。 
写给学弟学妹:
高中生活绝对值得你走过,对现在发生的一切怀抱感恩之心,不管是顺利的还是让你受挫的。不要想着熬过高中就熬出头了,混日子的后果你一辈子都后悔不完,不管是最后的结果也好,你浑浑噩噩中错过的美好时光也罢。珍惜每一个你只能经历一遍的瞬间,到时候回过头看才能自豪地说我没有白活 。加油学弟学妹们。

 


我是江磊,来自原高三(1)班,高考成绩404分,现在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就我个人而言,母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看似紧张的学习生活其实是一种真真切切的充实,专注、不被琐事打扰的状态相比大学生活来说是很难得的。我很庆幸在高中三年待在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有如此多的同道中人,一起学习,一起追番,一起二。一切都过去了,才真正体会到青春最可贵的是友情。同样值得感谢的是高中的老师们,各个有个性的老师成就了我们的辉煌,纵然能力各有不同、教的学科各不相同,那份对学生的爱护是一样的。
对学弟学妹们,我要说,十二年的寒窗,直到最后一刻才有定论,纵然几经风雨,不要放弃希望,要相信自己能够发光。我高三磨剑一年,也只是在高考的战场上发了光,之前的多少模拟考都谈不上满意,但我没有改变的是对自己的信心,总是对自己说“待到时来运转时我也能发光”,同时埋头努力。人生的关键时刻,靠的不仅是实力,还有心态与状态,实力靠的是长期积累,而心态状态是可以调整的。人应该有的权力是选择的权力,选择昂首向前,选择多多尝试,人生就会多一份光明。最后,真诚提醒同学们,大学绝不是天堂,不要被骗了,这里青睐的是自觉主动的人。
或许你会进入比我更好的学校,又或者你进入的学校不是太令人满意,但记住,进入大学,一切从零开始,一切靠的是自己。还是给我所在的大学做做宣传,Welcome to Southeast University!(不是福建三本哦)
 

蒋斐宇 高三(1) 404 中国人民大学 
大学校园里面更多的是一种自主的选择。虽然大学里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轻松,学业也会有一定的压力,但时间完全是自己安排的,可以去做许多自己想做的事情。学习、社工、娱乐可以在大学生活中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生活很丰富多彩。
寄语:只有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和付出才能赢得上帝的回报!
切记:抓住当下,不可浪费时间,学好数语外!
 
 

 刘浩,高考403,高三1,清华大学,
感言:一路走来,不易,却总有一些让人感动并珍藏一生的回忆,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抓住关键,稳步提高,有张有弛,学亦有道,一切皆有可能,未来的高三,机会有很多,就看你能抓住多少,题目与知识也千头万绪,就看你能把握多少,高三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不要无所事事,不要焦虑,坦然迎之,自有阳光扑面来。

 


原高三1班 陆雨婷 高考成绩407 现就读 上海财经大学
离开了高中生活,才发现再难遇到那样一群有个性的老师,同时又教会我们那么多,同时又关心着我们每一个。也许身处高三时倍感煎熬,但充实简单的生活与同学间同甘共苦的情谊将是未来每每回望的珍贵记忆。学习并非目的,而是我们追寻梦想的跳板,因而对于一个真正的追梦人,过程中的阻碍也不应成为退缩的借口,借用汪国真的一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如果让我再经历一遍高三所有的压力痛苦迷茫恐惧,我定然会再一次几近崩溃边缘。
但是,如果让我再经历一遍高中生活,我愿意。
从高一的军训开始,“班级”这个概念就让我慢慢感受到凝聚力,这种强大的力量在大学里难以复觅。我们手牵手,一同走过了运动会,《黄河大合唱》,光辉的竞赛、自招岁月,背水一战的高考征程,当然,还有无数次欢乐的大扫除……(这是我作为劳动委员最幸福的时刻哦o(≧v≦)o)
常州市第一中学不仅仅是我们闪耀的舞台,也是所有一中教师创造希望的田野。那些曾经令我们提心吊胆、甚至在课堂上连气都不敢喘、具有绝对震慑力的老师,现在在我们心中留下的全是满满的敬意。原来当一切过去,那些美好的记忆会与时光一同沉淀下来。
对于学弟学妹来说,高中阶段学习固然是首要大事,但需要磨练的还是很多的。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尤其是高三,一整天心情可能会大起大落。可以请半天假,去傍晚的公园走走,在河畔的柳荫下听对岸高塔传来的风铃声;可以通过一个晚自习做作业时一边忍住眼泪一边自我鼓励在放学前“神速”恢复;可以放学后在操场上狂奔几圈,让呼啸耳畔的风带走你的不快,把它们丢在黑夜里……不能让坏的情绪一直影响自己今后的发挥。另外,相信自己。这句话虽然已经被说得很烂了,但它的确有它存在的道理。当所有人都不相信你时,只要自己还对自己抱有信心。也许海的那一边是另一片海,世界的另一边是另一个世界,但我们需要坚信的是失望的另一边是希望。
我一直认为人生是一场不断体验的过程,各种可能性的存在正是它美丽的原因。也许我们最终没有得到我们一直渴望并为之奋斗的,但这恰恰把我们带进了另一个未曾发现的 世界。所以,不必患得患失,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轨迹,尽情享受属于高中生活的美妙。
对于我来说,我愿意再携手这样一群一中人,在一中这片美丽的故土上再走几个三年,释放青春的热血力量,感受真挚友情的温暖,义无反顾、团结一心地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心无旁骛地奋斗。
最后,祝愿陪我成长的一中人都能在自己的生活里快乐地做自己,祝愿依旧在讲台耕耘的教师们身体安康,祝愿母校因为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一中人续写辉煌!
                                倪雨青高三(1)班402分  浙江大学
 
 

高中的生活其实是充满值得回忆的内容的,那些源自于外部的内部的客观的主观的学习压力使得许多看似寻常的小事都成了甜味的回忆。吃午饭也好、体育课也好、大课间也好、放学路也好,大家都会笑着、笑着、笑着。这时候J同学往往是不笑的,等大家都笑完,他才反应过来,开始嘿嘿,于是大家又会觉得J特别好笑……如此错落有致所以循环往复,而高中的生活本身也因为这无数的一张一弛而永远多彩。
高中的梦想才真的是梦想,海阔天空,永远不知道一觉醒来会想出什么新点子,而在森严的校规管理下梦想本身就是一个让人心跳加速兴奋不已的存在。想要自己画一件文化衫、想要在操场枕头大战,想要组一个乐队,想要把日常写成小说……虽然一件都没有达成,不过脑海中的旋律已经足够激扬了。(p.s.倒真是想画个文化衫参加义卖什么的,不知可否给个机会~)
高中的玩伴,或许是全部高中阶段最宝贵的财富。在高中,玩伴不再是想要玩的时候去找的伴,而是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只要凑在一起,就像化学反应一样诞生出快乐。每一次冬令营、夏令营,总会有一首“舍歌”,那是宿舍里的挚友们专属的BGM,只要喜欢,听多久都不会厌。只要喜欢,呆在一起多久都不会厌。
于此涕泪沾襟,不便再言。
 
寄言
感觉ACG爱好者的比重越来越大啊,
有谁想过落实一下二次元呢?
艺术馆的屋顶可是很好的演唱会场地哦~
舞台的话,那块高地真是绝妙的设计呐!
《AngelBeats!》turned us into、
OTAKU
Only Trust All Kinds of Uncertainty!
所以御宅族们,
该出门了哟!
                                                                  前高三(1)班
                                                                   孙逸凡(398)
                                                               20121017
                                                                     于清华大学

 


母校生活感言:感谢亲爱的常州一中给予了我学习生活的土壤,感谢在这里勤勤恳恳工作的老师们助我养成了严谨求实的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大学里,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毕业后的大家,还时常会谈起在母校生活的点点滴滴,充满了欢声笑语。常州一中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令人回忆!
寄语:现在的你未必是高考时候的你,一切皆有可能。
徐弸彪 高一一班 410分 复旦大学
 
 

我一直都觉得在一中的生活是很幸福,美好的,那是一个大家为了自己梦想而努力拼搏的环境,同时又有老师和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归结到一点就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种温暖的感觉总是让我很怀念,请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在中学的时光,毕竟对许多人来讲机会只有一次,千万不要让错过变成过错。其实我最想说的就是我等着你们来清华找我交流中学生活经历。努力把少年们。
                                                                            徐毅 原高三(1)班 高考404分 清华大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