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办公室>>校园新闻

今天你光盘了吗?——高一(2)班张韵升旗仪式发言

来源: 录入者: 发表于: 点击:

 

亲爱的同学,敬爱的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一(2)班的张韵。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 今天,你“光盘”了吗

 2013年1月16腾讯微博认证国土资源报副社长——徐侠客在腾讯微博发起“光盘行动”,倡导网友珍惜粮食,加入行动。微博一经发布得到蔡奇、王郁松等名人和人民日报、国土资源报等媒体的支持。该活动的主题是:公益组织的志愿者倡议市民在饭店就餐打包剩饭,“光盘”离开,形成人人节约粮食的好风气。
众所周知中国是农业大国,粮食真的是这么充足吗?事实上,在发展中国家,每5人中就有1个长期营养不良,有20%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粮食无保障,饥荒已成为地球人的第1号杀手,每年平均夺去一千万人的生命,这显然在警示我们:饥饿感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因此, 尊重粮食仍是需要被奉行的古老美德之一。
社会粮食状况令人心痛,这么多的人因饥饿正在死亡的边缘徘徊,从根本上扭转消费观念、节约粮食值得我们当今中学生深思。
     从我们同学的角度来讲:节约粮食,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点星星之火,可是当我们眼见粮食危机,眼看国家缺粮现状,我们就必须让这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把珍惜节约粮食的意识深深的烙在每个人的心里。古人反复吟诵:“粒粒皆辛苦”,反复诵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我们作为祖国的未来,当然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意识真正的深入我心。
节约是一种意识,一种道德素质,是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从生活体验中锤炼出来的。为减少“舌尖上的浪费”,真正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校园蔚然成风,我向全校师生提出以下倡议:
1. “量力”而食,根据自己需要在食堂消费。
     食堂里种类繁多的菜式菜样是为了配合更多同学的喜好,提供更为舒心的就餐条件,却不是为了满足同学们单纯的舌尖上的享受。食堂里每天大量白花花的米饭没有进入同学们的口腹而是被倒进泔水桶中,这是粮食的悲哀,更是同学们的悲哀。如果,作为高中生的我们还不能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那么多年的寒窗苦读又读到哪里?
      既然选择了那份餐,就请让它物尽其用,成为你的供给能量,那是粮食的真正用途。
2.勇于制止浪费现象,携手共创节约之风。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也许你的同学匆匆忙忙之间忘了节约,忘了“光盘”,作为同学,作为朋友,更作为一个高素质的中学生请你主动提醒他,在他犯错时纠正他,这正是一个真正的朋友被需要的时候。
3.文明用餐,食不言。
     食不言寝不语,这是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传承下来的基本礼节。在互动交流愈发频繁的当下,虽然如此要求未免有些过于苛刻,但也提醒了我们,用餐时不要大声喧哗。食堂提供给我们宽敞的就餐地点,我们也应该自觉维护良好的就餐环境。  
4.自觉处理残羹,注意细节。
      当同学们人去楼空之后,食堂里才显出它的“剩”况,桌下有剩饭,台上有剩菜,椅上有剩筷,杯盘狼藉都不足以形容。同学们的一次贪图省事却造成食堂清洁人员成倍的工作负担,更影响即将坐在你位子上用餐的同学的心情。
食堂楼梯下的一角历来是食堂独有的“风景”,往往同学们餐盘远远凌空一投转身便走,全然不顾你身后噼里啪啦破碎的声音,甚至不仅是你的餐盘,还可能造成连锁反应。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是学校的资源,更别提餐盘这种明显的公物。难道就因为这每月重新购买餐具的花销没有算在你的头上便如此毫无形象。更别提泛光地面上油腻不堪,长期以往难以清理,便会造成安全隐患,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因此希望同学们临走整理桌面,拿走餐盘、餐盒,如果座位上本就留有餐具也一起收拾干净,走到指定地点倒饭,注意脚下是否留有残迹。注意这些细节只是举手之劳,却直接地帮助了工作人员,体现了自身修养。
“光盘”在于行动,“行动”就要光盘。让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这样的生活才是高雅的健康的有追求的生活。让我们行动起来,营造节约的良好校园氛围,让自己从光盘做起,也让“光盘行动”的理念辐射到更远的地方,传播给更多的人。每天问一句,你“光盘”了吗?
 

                                                       倡议人: 高一(2) 张韵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