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迎着朝阳我们踏上了前往南京未成年人社会实践行知基地的旅途。经过近三个小时的颠簸,终于见到了基地的真面目。与想象中的陈旧不同,行知基地拥有许多良好的硬件设施,阳光铺满平整的路面,指引着我们开启了为期两天的学农之旅。
简短的开营仪式后便是午餐时间。在基地的第一餐让我们体会到了不一样的色香味,同学们相对而坐,倒也其乐融融。
午休过后同学们便按照行程开始了活动,我们首先学习的便是陶艺制作。看着毫不起眼的沙泥在陶艺老师手中神奇地变化成为漂亮的作品,同学们也都跃跃欲试,终于得到一声令下,便都埋头于制作中。揉圆、压底、搓泥条、围造型…一番忙活下来,同学们手中已经有了各式各样的作品。荷叶边的、心形的茶杯、小而圆的棋坛,当汪班举起某男生神作一般的忍者神龟时更是震惊全场。
陶艺制作的快乐时光转瞬即逝,我们跟随着基地的导师来到报告厅,倾听刘校长所做的农村发展报告。刘校长在报告中将五里村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一一为我们详说。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故事一般的将五里村的发展史娓娓道来,期间更是与同学们进行互动,调动着同学们的思维,是同学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农村发展的艰难不易以及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经过一下午的忙碌,篝火晚会在全体同学的热切期待中开始了。各个班级的同学展现歌喉,映着篝火,歌声与欢笑声回荡在基地的上空。老师们在同学的拥护下也一改平日的严肃,走上了舞台,每一位老师上台,都带动着大批的学生用上去将老师淹没。在夜空下火光中,感到心与心的距离又拉近了些,每个人脸上的笑容都那么真实而诚挚。
第二天上午,参观完基地内的纪念馆,我们便要出发到五里村的农户家中体验农家生活,吃一顿农家饭。我们一小组到达的谭爷爷家时,谭奶奶已经开始为我们准备午餐了,做好的鱼摆在一边,隐隐散着香气,锅中正翻炒的肉片更是引人食指大动。我们与谭爷爷交谈一阵后就亲自上阵,由组长带头加入午餐的筹备中。烧火、炒菜、煮汤,平日里鲜少接触的锅铲到了我们手中倒也听话。笑语声混着饭菜香气飘散开,有种别样的祥和与温暖。吃着自己作出的成品,尽管味道还有些欠佳,但仍掩不住我们内心小小的自豪感。一顿农家饭,让我们体会到了农村生活的朴实与农村人们的热情。正是有了这样一群可爱的人,才有了我们的衣食无忧。
短暂的实践生活眨眼便到了尾声。这次活动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学农的新奇与快乐,更多的是体会到了农民们的辛苦与伟大,再一次认识到了勤俭节约这种优良品质的重要。这一次活动,磨去了我们一身的浮躁,又给予了我们自然的朴实无华,它将成为我们珍贵的财富,陪伴着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