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办公室>>通知公告

常州市第一中学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实施方案

来源: 录入者: 发表于: 点击: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现代文明小康社会、现代文明城市已成为一项国际性运动。身心健康则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方面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
学校不仅仅是学生学习场所,更应该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而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健康促进学校,其首要的目标和评价指标就是转变观念,贯彻素质教育方针,树立“健康第一”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健康人才为学校的第一追求目标。
为了落实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我校制定了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实施方案,这既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需要。
因此,我们必须要把争创健康促进学校作为契机,着眼于师生的身心健康、优化育人环境、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氛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造就健康人才,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指导思想
学校全体成员切实转变观念(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和健康观),用“健康第一”、“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本”的思想作指导,以创建“健康促进学校”为总目标,结合我校实际,采取多项措施,分阶段按步骤,为师生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强化师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知识和技能水平,教育师生养成良好的健康卫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其身体、心理健康发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创造良好的健康环境,学校以“健康生活,提升品位”为理念,把创建工作融入于学校的文化建设中,营造“仁爱、求真、幸福、和谐”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关注教职工的幸福感,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创建工作要具有科学性、务实性,全面实现学校、全体师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发展性原则。教育活动立足于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不同层次需求,促进师生健康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全体师生创造一个健康美好的人生。
(三)、和谐性原则。教育活动立足于师生的现实健康水平,使教育的各个环节处于和谐状态,促进师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实现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目标。
(四)、活动性原则。创建工作以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师生获得健康体验,调节身心,提高健康素质。
(五)、开放性原则。树立大教育观,开放校内资源为社区服务;同时要主动争取社区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做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目标一致、功能互补、配合密切的教育合力。
(六)、渗透性原则。注重在各种教育教学、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等活动中全方位地渗透健康教育。
三、工作目标
(一)、围绕“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开展工作,增强师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全体师生的健康素质。
以预防传染病、家校合作教育为切入点,通过宣传教育、调查、讲座、开展各种健康活动等形式促进健康理念的形成。
(二)、营造健康的学校环境,充分开发师生的健康潜能,培养师生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促使全校师生积极锻炼,强壮体魄,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教职工的幸福感,师生共同健康地学习、工作、生活和发展,促进和谐发展。
(三)、在教学和活动中渗透健康教育,改善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真诚、善意”的道德品质。
(四)、实现学校的价值观,创建校园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健康服务质量的健康促进学校。
四、主要任务
(一)、逐步完善学校健康政策:使学校的办学理念融合有学校健康政策,所有的制度要求都能体现健康思想。逐步建立保护师生身心健康的行为规范、处罚条例、安全制度、有关学生饮食与营养的规定,学校禁烟的规定、学校急救和突发事件处理措施,健康检查和预防控制常见病方面的相关政策。
(二)、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物质环境,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满意和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利用现有的设施或新建、改建健康教育宣传场所,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教学场地、心理咨询室,保证学校运动场的设备、建筑物、花草树木和其它设备的安全,保证足够的卫生设备和水、营养餐供应,全力改善和保障学生的学习环境和老师的教学环境、就餐环境。
(三)、建立融洽的学校人际环境:不断通过各种形式,创设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怀、相互理解、相互促进的良好人际环境。
(四)、完善学校社区关系: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加强学校同家长的沟通和联系,进一步提高家长学校的功能;同时和社区加强交流,发挥我校教育优势为社区群众服务,共同组织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并利用社区特长,为师生提供基本健康服务,使学校和社区成为和睦的伙伴。
(五)、普及个人健康技能,提供健康服务,举办健康活动:通过健康课程,普及师生及家长所需的各种健康知识和技能,学校为师生提供直接全面的健康服务,担负起师生保健的责任,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师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如教师身体素质运动会、篮球、乒乓球、艺术节、趣味运动会等活动。
五、具体措施
(一)、做好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宣传发动工作。召开师生动员大会,利用绿音传播、板报、宣传栏、网站、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全体师生对创建工作的认识,增强积极开展创建工作的自觉性。
(二)、采取各种措施预防传染病。继续加强晨检,及时了解师生的健康状况。通过讲座、健康教育课、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宣传传染病保健知识,提高师生的防病意识。制定传染病爆发应急预案,发现传染病流行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及卫生主管部门上报,并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始终把师生的健康放在工作的第一位。
(三)、全方位地保证校园环境的美化、净化和绿化。进一步督促后勤服务公司加强管理,随时保持校园干净整洁,提高清洁工作质量。加强班级卫生检查评比力度,将卫生检查的结果与优秀班主任考评挂钩,同时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进一步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定期对教室、专用教室、办公室等场所进行消毒,加大食堂卫生检查力度,对食堂的各项工作进行量化管理,切实保证师生的饮食安全;严把食品卫生的检验关,对食堂工作人员定期体检和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对师生的饮水卫生要监控;多渠道对师生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工作,帮助师生掌握必需的卫生健康技能。建设完善的体育与健康设施,定期对学校所有的体育与健康设施以及运动场所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师生活动安全;逐步建设完善体育与健康设施,每天向师生开放。每学年举办运动会,定期组织年级、班级、学科组间的体育比赛。建立教工活动协会,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与健康活动,力争使全校师生都有较为强健的体魄。
(五)、关心师生健康。定期组织师生体检,做好体检服务工作,建立师生健康档案。通过举办健康知识普及讲座、宣传栏、广播等多种宣传途径,不断提高师生的健康知识水平。对师生的常见疾病,如呼吸道传染病、流感、近视眼等,采取措施积极预防,并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治疗工作。
(六)、注重师生心理健康,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将扩大完善心理咨询室,继续做好心理咨询与个案辅导工作,办好心理辅导网站。校园文化要凸现和谐健康特色,加强师生的感情交流,营造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氛围。
(七)、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全面提高健康服务质量。整体规划和开展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把校园建设成安全、满意、愉快、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家园;学校各部门在制定计划,开展工作时,要确立“以人的健康和幸福为本”的观念,端正服务态度,确保师生人人都能享受到良好的安全与健康服务,全面提高健康服务质量。
(八)、切实把健康教育贯穿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体活动,如健康知识竞赛、主题班会、黑板报比赛等活动,并在学科教学、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等工作中渗透健康教育。
(九)、加强与社区、学生家庭之间的联系。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家庭和社区的参与,建立与家长经常性的互相反馈信息以及与社区定期联系的制度,充分利用社区的人力、物力资源,为师生提供足够的基本健康服务。
六、组织实施
(一)、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评价标准》,领会活动实施的目的和任务,分析我校的校情,统一思想,切实认识创建健康学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工作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紧密联系。
(二)、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健康促进学校领导小组,由具体负责策划、组织我校的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
健康促进学校领导小组:
 长: 任欣伟    校 长
副组长: 顾锡宏    书 记
          奚全坤    副校长
 员: 季一鸣    学生处主任
 科    学生处副主任、高一年级组长
钱柳云    教务处副主任、高二年级组长
 宏    教研处副主任
          周伟民    总务处主任
          陶国华    总务处副主任
          常耀芬    办公室主任、工会副主席
           奕    团委书记、办公室副主任
          邓小进    高三年级组长
           波    体育教研组组长
          潘旭坤    体育教研组副组长
           林    校医
          家长委员会秘书长、椿桂坊社区主任
3、具体分工与岗位职责:
任欣伟:负责健康促进学校的全面工作。及时联系上级有关部门给予工作上的支持。
奚全坤:具体负责健康促进学校的组织实施工作。制订健康促进方案、规划、章程;明确各成员相应工作职责;组织教师开展培训和会议,拟定总结等汇报材料,监督项目落实情况。研究落实项目工作,协调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顾锡宏:负责健促校的督导检查工作。
季一鸣:中学生健康知识的普及,健康行为的培养,不健康行为的纠正;整洁、安全、优美校园环境的创设,布置营造学习氛围和管理;组织中学生进行健康促进各项活动、各项体育活动和比赛;负责做好学校、家庭、社会间的协调工作,家长的健康促进宣传和培训工作。
赵科:进行师生心理辅导教育,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对教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案例分析,资料汇总,定期对师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房宏:加强科研,实施健康促进发展在教学工作中渗透。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工作做理论上的探讨
周伟明、陶国华:健康条件的创造,健康环境的建设,健康设施的支持、健康设施安装与维修;校园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的制定,食品、食堂、健康饮食的卫生安全;健康经费保障。为全校师生开展健康促进的各项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常耀芬:落实“健康第一”的办学理念,满足广大教职工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要求,组织、协调、引导、指导广大教职工,以自己喜爱的方式,科学、有效地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提高广大教职工身心健康水平。
姚奕:积极发挥团支部、少先队在健康促进中的各项作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健康意识的树立,健康行为的培养。
各年级组长:结合健康促进学校计划,搞好健康促进的宣传工作,积极发挥体于、艺术教育在健康促进的作用,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文艺活动,按健康促进学校要求负责年级学生的体育文艺活动。
胡林:健康知识宣传,对学生进行健康促进基本知识宣传培训;师生健康体检、常见病的预防,对学生健康状况(包括心理健康)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作及时反馈与系统干预;健康促进学校会议的参加与精神的传达;健康档案的归档与整理。
曹波、潘旭坤: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体育锻炼活动。
家长委员会秘书长、社区主任:参与学校创建省健康促进学校的相关活动,协助学校做好工作。
(三)、定期召开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研讨会,由奚全坤副校长具体负责,做到有活动记录。
(四)、各处室、年级组、学科组及教师个人制定的工作计划要充分体现健康促进学校的理念,并有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内容。班主任要指导学生按照学校创建健康促进学校要求去开展班级工作。
(五)、发动全校师生重视创建工作,参与创建工作,结合本职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贯彻创建方针,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工作为目的的各项活动,及时总结创建成果,推广创建经验,并将创建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六)、组织各部门细化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工作的内容,将《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评价标准》中的各指标项目落实到位,分阶段、按步骤进行实施,保证各指标体系中的各个项目达标。
(七)总务处负责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物质保障工作,为师生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设施等保障。
七、具体工作
(一)继续抓好五个结合
1、心理健康、生活技能与卫生知识宣传活动相结合。
2、学校教育与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
学生的习惯、行为、心理疾患的预防都需要家长的配合,可通过各种形式,包括家长会、对家长的团体心理辅导、家庭健康技能测试,提高家长心理素质,从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3、健康促进与学生日常行为相结合。
结合我校学生处、团支部常年开展的生命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等活动,强化心理健康、生活技能、卫生保健方面的内容,从学生到校直至离校,有一整套的规范要求。
通过教育与相关活动,学生之间团结互助、公平竞赛、杜绝歧视、欺凌弱小现象,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4、健康教育与健康服务相结合。
学校一方面要加大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一方面向学生提供比较全面的健康服务,如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辅导,疾病流行期间,医务室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全校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定期检查。
5、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
学校的美好环境、良好的卫生设施对健康促进很重要,学校健康政策、教学管理也同等重要,软硬件建设必须协调,共同发展,学校要在制订完善的健康促进学校章程,确立正常及课外的心理健康、生活技能教学课程及其它各个方面的健康政策,在过程中有效实施监督,保证各项促进工作顺利开展和落实。
(二)利用好各类活动载体
在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中自觉渗透“健康第一”的理念,以活动为载体,落实健康促进的目标
(三)确立分级目标,开展分类指导
1、教师层面
为进一步落实“健康第一”的办学理念,满足广大教职工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要求,引导广大教职工科学、有效地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广大教职工身心健康水平。由学校工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校教职工的全民健身活动,坚持“自愿、自觉、小型、多样”和“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的原则,使每个教职工都能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在全校形成浓郁的“我锻炼,我健康”全民健身的热潮。
2、学生层面
1)高一年级: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加强学习方法与人际交往的指导,协助学生认识自己,并适应环境,使其具有自我指导的能力,协助学生培养优良的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
2)高二年级:帮助学生正确地对待青春身心发育过程,培养正确的生活习惯与树立远大的理想,以促进身心的正常发展,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3)高三年级: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压力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八、实施迎检和总结阶段
(一)、学习文件领会精神阶段
1、召开健康促进学校领导小组会议:制定健康促进学校规划、章程、指标及活动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工作职责。
2、成立健康促进业务小组进行培训:健康促进学校的基本知识、意义、目标、实施策略与步骤、标准及其他生活技能传授等。
参加人员:全校教职员工、学生、领导小组人员、业务小组成员。
(二)、宣传发动阶段
召开师生动员大会,采取讲座、音像、图片、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目的意义,强化健康意识,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创建健康促进学校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并组织创建“健康促进学校”业务培训。
(三)、创建实施阶段
各处室按照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工作目标及职责分工,制定实施细则,落实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各项工作。接受“健康促进学校”领导小组督导检查,并以督导检查为依据,调整和加强各项工作。
(四)、达标迎检阶段
各处室严格按照《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考核标准》进行自查、整改,将相关材料按要求整理,学校创建健康促进学校领导小组进行检查。
(五)、总结评估阶段
对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总结创建工作的经验,提出今后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