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周艺豪2010年以交换生身份赴美国交流一年。刚入学时,他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名中国学生,慢慢的,他成了美国学生心目中的“英雄”和当地的新闻人物,获得了许多奖项,上了当地的报纸和杂志。我们在此推荐他写的留学美国的感受:
一中学子在美国
我叫周艺豪,英文名Jonathan,今年18周岁,毕业于常州市第一中学, 2010年暑假我参加了常州一中和IE组织的国际交流生计划,前往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私立高中Forsyth Country Day School 进行了一年的国际交流生体验,在这一年中收获很多,我记录了一些学习和生活的片段与大家分享。
没去美国之前,听说了很多关于美国学习生活的传言,与许多出国的留学的同学一样,对美国充满了期待,地球的那一端有许多新奇和未知等待我去探索。
在美国,我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就是英语。犹记得第一个月,由于对语言环境的不熟悉,听英语课和历史课难度很大。深有感触的是老师课上开玩笑,同学们已经笑成一片,我却不能融入其中。美国学校的小测验考试特别多,成绩都和学分挂钩,而学分是美国大学录取学生时一个重要衡量指标。针对当时的情况,我决定利用中
在美国生活两个月以后,我参加了一次托福(TOFEL)考试,成绩比在出国前国内考的进步了20多分,不仅很大程度提高了我在学习和提高英语方面的自信心,而且有利于我各门学科的学习。在最后的学分等第中,我取得了摄影学科A+,微积分、AP统计、物理3门A,美国历史和高三英语2门B+的优异成绩。在这一年中我对物理学产生了兴趣,促使我决定在大学中选择理工科专业。
我遇到的第二个考验就是怎样融入美国文化。开学初期,我毛遂自荐成为学校的橄榄球比赛吉祥物的扮演者,我独特的中国风舞步充满激情,带动了全场气氛,小朋友们找我签名并爱上了我在庆祝时扔出去的小糖果。后来许多家长和老校友写邮件给我们学校的体育部指导员,他们一致认可我是建校以来最杰出的吉祥物,橄榄球队员们则认定我是校队打入季后赛不可缺少的一剂强心针。虽然在身着厚重的吉祥物服装下我已经全身湿透,但是我却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同学们给我起了一个昵称“J-Money”。
由于我从小就喜欢在业余时间打球运动,体质还是不错的。一中每年举办的田径运动会或篮球赛,我每次都参加,取得不错的成绩。有了这些基础,我申请加入了校篮球队,刚开始三天,因为训练量过大体能透支,每天训练完都吐得稀里哗啦的。骨子里不服输的精神激励着我咬牙坚持,挺过了第一周,我逐渐适应。
我的坚持感动了主教练,也感染了全队的气氛,我不仅留在了队里,而且我们的队伍成功打进了北卡罗来纳州的季后赛。因为我对篮球所表现出来的执着和对胜利的渴望,队友和教练们称我为“the man”。
因为在篮球场上跑得快,篮球赛季结束后,我加入了田径队,练短跑。在北卡罗来纳锦标赛中,我参加男子4x100m组比赛,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在国内没有过边学习边接受如此大的运动量的体验,随着田径比赛的频繁开展,我的身体也开始出现了许多伤病。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州田径冠军杯上,在4x200m 比赛中,因为腿伤没有痊愈,在离终点30米的地方,本来处在第二位的我,摔倒了。全场观众一阵惋惜声,队友们曾经笑称我们这4x200m的队伍是梦之队,我们也跑进了北卡的州决赛,可是因为那一摔,我们失去了拿奖牌的希望,我当时脑子一片空白,马上捡起接力棒,站起来,以全速跑完,全场一片掌声。虽然最后没有拿到奖牌,但是赛场上永不放弃的精神,让老师和同学们对他们眼中的这名中国人,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在校期间,我自己拍摄并且冲印的黑白胶卷照片,被选中参与了学校的艺术展。我也获得了由美国政府基于领袖气质、服务精神、诚信等一系列条件下的颁发的National Honor Society证书。在学校年度体育颁奖典礼上,经过全校所有体育教练
这些都只是我在美国生活的一些缩影,因为我的努力,至少让认识我的美国人,改变了对中国留学生的一些传统观念。
这一年的时间很长,在12小时的时差下,我深深体会到了思乡浓情。这一年也很短,只是我留学生涯中的一个开端,但我经历成长了许多,懂得了人和人如何相处。在我母校常州一中和家乡常州人民的热情支持下,我定当踏实好学,加倍努力,为咱家乡人民争光!
因为登高,所以望远;因为艰难,所以笃行。谨以此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