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半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此次活动的目的地---甜贝斯食品厂,进入车间前,我们都戴上了帽子,穿上了鞋套,有些人甚至围上了围裙,颇有几分厨师的风采,我们的任务是学习制作月饼等糕点,当然对当下的经济状况也进行实地了解。所以,工作人员身边都围满求知心切的同学,大家井然有序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而工作人员则耐心负责地给予解答。
同学中,有几个来自不同国家的AFS交流生,于是我先对他们进行了采访,Nelli来自俄罗斯,她对中国的民俗风情还很陌生,并不了解中秋节的知识。Gun来自泰国,当我问及他对工厂环境的看法时,他想了想说:“It’s ok。”Panyue是来自德国的小伙子,很健谈,很阳光。
采访完交流生后,我对厂长及工人进行了采访,了解工人们的福利情况,他们对现在的生活都比较满意,并且认为会过得越来越好。从厂长那我们了解到一些关于月饼生产的知识,现在的传统文化与高科技都挂上了钩,月饼的制作工艺由机械化代替了手工作业,大大提高了产能,我想,这正是创新型人才可贵的原因。此外,我还询问到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厂长自信地告诉我,我们的月饼之所以销量大,正是由于质量过关,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进行完采访,大家学做起了月饼,月饼的原料为专用优质面粉,价格是普通面粉的两倍,工人每抓一次面团都在25克左右,误差微乎其微,令我们叹为观止。月饼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大家做得很轻松,很快乐。随后,我们又学做了蛋糕,曲奇饼干,新出炉的都相当美味,同学们一哄而上,一切便迅速“烟消云散”。
在蒙蒙细雨中,大家开心的带上自己做的月饼返回,为此次活动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高二国际班 张 翼
排着队伍,步行大约8分钟后,我们来到了常州爱贝甜食品厂的大门口。工厂领导和提前到达的老师早已在这里等候着我们了。
厂长带领我们来到厂房门口,首先要做的就是在脚上套上鞋套。虽然人数众多,但是有了鞋套机的帮忙,我们很快便完成了这项程序。接着我们走进厂房,首先经过的是一条宽宽的走廊,一直通向衣帽间。而在走廊的墙壁上,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张政府下发的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公告,很大,就像张巨幅海报一样。此时,我对这个食品厂产生了几分敬意。
来到衣帽间,我们存放好背包和外套之后,便开始穿戴制作食品的那一身行头:白色厨师帽加上围裙和口罩,看起来好像个个都是面点师傅。同学们也为之兴奋,抢着在相机镜头前展示,完全没有了拘束。而有了这身行头,我们就能顺利地进入车间了。
进入车间,首先感觉到的是气味,很奇怪的味道,无法用语言表达(后来我发现那是鸡蛋黄的味道),再者就是金属色的机器。有的我们见过,比如说用来搅拌的搅拌机和用来做蛋卷的压式烘烤机;剩下的那些,我们实在不能从它们的形状上判断它们的用途。车间很大,大约有几千平米。这里容纳了一个很大的冷库和一个储藏面粉的仓库,还有专门负责包装的区域。并且这里的烤箱非常的大,每个烤箱一次能烤几十个吐司面包(绝对够我吃一周了)。
我们被分为两组,一组学习制作月饼,另外一组的则是蛋糕。我加入了做月饼的行列,因为我从未见过做月饼的过程,并且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记录下了制作月饼的所有步骤:首先是和面,这是由搅拌机来完成的,跟普通的奶油搅拌机不同,它是专门用来和面的。和面大概用了7分钟左右。而我,则利用这7分钟采访了一位普通工人。从她的言语和表情中得知,她对食品厂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都很满意。每天的工时是从早上7:30到下午4:30,工资里有奖金,有分红,有数倍于平时的节假日加班费;对于福利,他们能得到厂里发的甜品券,甚至还能去苏州上海旅游。我觉得这工作如果面向毕业大学生的话,应聘者会挤破头的。
此时和面已经完成了。两个师傅把面团拿出,放在工作案上再揉捏捶打了2分钟后,把两团面团擀成一张大饼,再把大饼小心地卷起来(就像墨西哥鸡肉卷那样),条状的面卷则被放置于大铁盘内,在铁盘上盖上保鲜膜。接下来的程序就是发面啦,这个过程需要等待大约10分钟。于是,我利用这段时间采访了工厂的一位领导。我的问题主要包括:工厂的卫生安全状况,食品添加剂风波对本厂产品销售的影响和对产品的创新。 这位领导的回答很自信,对于第一个问题,她说:“我们厂对卫生管理非常严格,每做完一个产品就会清洁一次工作台,并且会定期接受质监部门的检查。”对于第二项,她答道:“不仅完全没有影响,销售反而更好了,因为人们放弃购买小品牌问题产品的同时,会更依赖正规厂家的产品。”然后,她向我介绍道:“我们最新推出了滇式云腿月饼和陶山皮月饼,改变了以前月饼一贯的甜腻口味,并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最后,我又问道:“现如今物价上涨很厉害,那么你们的产品有没有大幅地提升价格呢?”她肯定地答道:“是的,确实上调了20%,不过这是因为原料和人工费都上涨了20%的缘故,我们并没有跟风市场从而大幅上调价格。”
采访完毕,面团还没有发好。于是我到制作小蛋糕的那一组调查情况。同学们正在向小小的纸托盘内挤原料。他们一个个小心翼翼的,生怕挤得不好看。可即便是如此,他们的成果还是千奇百怪,各有千秋。我也放下纸笔潇洒一试,成果还是不错的,连糕点师傅都夸我有天赋!
回看制作月饼的那一组,同学们已经在工作台上各就各位了。两位面点师傅把刚刚准备好的长条面团分成每个重125克的小面团分发给大家,他们每捏一个小面团,就放在电子秤上称量,在长时间工作经验的帮助下,电子秤每次的先是都是125克,这使同学们连连称奇。开始包肉馅了,我们都跃跃欲试,有的跟着师傅专心地学,有的则自己玩起了“创意”:包成了饺子,包成了烧卖,甚至有做成Pizza的!我最后包了4个,虽然比不上师傅包的,却有了月饼基本的样子。等到把月饼包完之后,最后的烤前工作就是在月饼上盖上“鲜肉”字样的红色图章(那是用食用色素制成的,可以放心食用)。最后一道工序完成后,月饼们就该乖乖地进入烤箱了。温度和时间设定好后,再等上13分钟,我们的鲜肉月饼就要完成了!在同学们的等待中,有趣的事情发生了:有一个很活跃并富有创意的同学把“鲜肉”图章敲在了自己的手臂上,并向大家展示。后来,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把“鲜肉”印在手臂上,并自豪地展示:“看到没有,这是鲜肉!鲜肉啊!”最后,所有同学(包括国际交流生)的手臂上,都印上了“鲜肉”标签,我们把手臂放在一起,给“鲜肉”们拍了一张“全家福”。
再看做蛋糕的那一边,他们已经开始把小蛋糕送入嘴里了!大部分同学都是绅士淑女 ,浅尝辄止。但是也有例外,那是一个男生,他的两只手机械般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把小蛋糕送入嘴里。频率很高,很吓人。据统计,他一个人在49秒内吃了30个小蛋糕!请大家 记住这位英雄的名字——曹哲铭。
在右边的工作台上,曲奇的制作已经开始了。也是挤原料,但是难度可就大多了,要挤成曲奇状,不大不小的样子才行。这下同学们可就发挥不出来了,一个个挤得非大即小,千奇百怪,还有挤成上小下大螺旋形的样子,那个形状会让你联想到……懒羊羊的发型!
曲奇也进入了烤箱,我们此时已经有些累了,还很渴。就在衣帽间里,纸杯和水早已准备好了。我们大口大口地喝着,感觉不错。此时,我采访了一位同学:“你觉得这样累吗?”“确实有些累,不过我们只是小打小闹而已,比起工人们在这里每天干活,这不算什么。我学到了很多制作糕点的方法,而且可以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我感到很值得。”我想这位同学是快乐的,工人也是快乐的。因为这座工厂充满活力。
所有的糕点都已经出炉,同学们都很兴奋。看着自己做出了只有在面包店里才能买到的月饼和曲奇,都舍不得吃了。我尝了一个,味道很不错,就跟师傅做的一样。最后,工厂把我们不舍得吃的月饼和曲奇包装起来,送给我们。我还买了恨多师傅做的,我想带给我的亲人
休息的片刻,我们都在合影留念,记录这美好的时光。可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一会儿就到了返校的时候。同学们恋恋不舍地带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排着队离开了工厂。而我们脚上的鞋套,每个都被扔到了工厂门口的大垃圾桶里。
返校很顺利,虽然包括我在内的四位同学没有和大部队赶上同一辆公交车,但是两名驾
总的来说,这次实践活动非常顺利,大家都从中学到了很多。而且我们得知,工厂为了安排我们这次的实践活动,让工人提前上班完成当天的任务。这令我们很感动并且很感谢爱贝甜食品厂为我们提供这个实践的机会。相信这样充满活力的工厂和我们充满活力的同学以后都能发展得更好。
高二国际班 何乔(Dani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