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教学科研

关于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

来源: 录入者: 发表于: 点击:

 

常州市第一中学
关于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
1.目标定位。
进一步增强目标意识,在研究课程标准、江苏省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现有水平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既要体现备课组对全年级学生的统一要求,又要切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课时目标应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测量。
2.预习检查。
学案中有加大预习的指导和要求,要求学生依据学案要求进行预习,重点是找到疑难点,为带着问题听课做好必要的准备。教师应依据检查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准确把握教学起点,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3.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的设计要能够引起注意,迅速集中思维。铺设桥梁,衔接新知与旧知。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沟通感情,创设学习情境。用时恰当,不占据过多的教学时间。
4.资源选用。
准确解读课标和教材,熟悉不同版本教材的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作为最主要课程资源。结合社会实际和热点问题对教材的案例进行合理的取舍和修改,体现生活化的原则。重视师生经验资源和地方、校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5.问题设计。
要在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问。要问在教学重点难点处、新旧知识连接处、概念易混淆处、内容归纳总结处。问题的指向要明确,有层次和思维含量,给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回答的机会。要引导与鼓励学生提问。教师提问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耐心侯答,专心倾听。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程度,适时、适度进行补问、追问、纠偏、订正。
6.重点难点。
要突出重点,课堂活动要围绕重点多角度、多层次地展开。用恰当的方法分解难点,为学生理解难点搭桥铺路。
7.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但不排除有意义接受学习。应强化学生自我监控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要对讨论、竞赛、辩论、案例研究等合作学习加强管理与调控,及时处理合作过程中生成的问题,总结归纳学习成果。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鼓励学生质疑、猜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8.媒体应用。
既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也要重视挂图、标本、模型、图册等传统媒体的应用。课件设计要体现新课程理念,既要有良好的交互性,又不可替代,有利于突破难点。注重多媒体技术与学案的有机结合,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效。恰当地运用板书、板画。板书内容要概括教学要点、突出重点与难点,字迹要醒目、清晰、美观,板书过程能动态反映知识的逻辑顺序
9.评价反馈。
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对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既要肯定学生的进步,也要智慧地指出学生在学习进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足与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采取丰富的语言和动作等评价学生。
10.学生状态。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广度、深度与自觉性,引领学生在课堂上精神饱满、情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交流。
11、当堂训练。
每节课都应有当堂训练,精心设计训练题,注意训练内容的科学性、难度的层次性、形式的典型性和题目的趣味性,注重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有效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