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校简介>>院士风采

校史专栏丨院士风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 录入者: 发表于: 点击:

茂1.png

臧克茂(1932~),1948至1949年就读于我校。中国工程院院士,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坦克电气自动化专家。1932年1月28日出生,195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1956年入党。任陆军装甲兵学院教授,技术一级,文职特级。研制了“坦克炮塔电传PWM 控制装置”并成功列装,打破制约坦克战斗性能的“瓶颈”,有效探索了以“民参军”方式突破技术封锁的军民融合式科技发展路径;提出并开拓了“陆战全电化平台”研究领域,为陆军装备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1932年-

臧克茂出生于江苏武进安家舍乡臧家村。生于农家,臧克茂耳濡目染了中国农民特有的勤劳、节俭、厚道等优秀品质,受到耕读传家的传统教育熏陶。1939年,7岁的臧克茂在离家不远的东孙小学,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生涯。小学5年级的时候,臧克茂来到局前街小学读书。刚到这里,城里的同学对常州北乡来的他多少有些不屑,两次考试下来,小伙伴们开始刮目相看了。后来,臧克茂陆续求学于武进县立初中、正衡中学和省常中。

茂2.png


-1951年-

臧克茂考上了浙江大学。大学4年的寒暑假,他没有回一趟家,而是把分分秒秒都花在了用功读书上。1955年大学毕业,他在志愿书上连写三句“无条件服从组织分配”,被一纸公函送到了刚组建的哈军工。由于各方面表现优异,第二年他又被批准加入了共产党,成为同批分配到哈军工的同志里第一个入党的人。

茂3.jpg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一切,我愿把一生献给国防事业。”这是臧克茂朴素的信仰。55年来,无论在哪里、在什么岗位,他始终把干好每一件工作、完成好每一项任务,作为报效党、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他曾为我国第一艘潜艇设计改造推进电机,曾到大连造船厂给工人们授课,曾随“华罗庚小分队”到田间地头为农民讲解“优选法”,也曾在大庆化工厂翻译进口设备说明书……


-1966年-

随着军队体制编制调整,哈军工整体撤编,臧克茂和战友们集体转业。他被安排到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工作。1979年,听说装甲兵工程学院派人到驻哈尔滨的院校选拔教员,他赶紧报了名,经过层层选拔,臧克茂从几十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如愿再次穿上了军装。那一年,臧克茂47岁。一切都要从头学起。为了补习装甲装备知识,了解国内外坦克技术发展现状,他一下班就钻进图书馆,每次都是在管理员的催促下才离开。作为一名革命军人,不忘初心的战士认同,时刻伴随着臧克茂,也为他赢得了“钢铁战士”的美誉。

茂4.png


-1987年-

上世纪80年代,我军主战坦克炮控系统大大落后于世界水平,瞄准时间长、射击精度低,成为制约坦克战斗性能的“瓶颈”。1987年,臧克茂选择了这个“瓶颈”作为自己科研的突破口. 

课题难度大,他白天晚上连轴转,一人当成两个用,大年三十下午,他还在实验室忙着工作;科研经费少,他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出差住最便宜的小旅店,外出查资料就挤公共汽车,在国家专利局的图书馆,他一耗就是一整天,中午就着咸菜吃凉馒头……

眼看着科研攻关初见眉目,另一场与病魔的战斗却突如其来。1993年初春,学院正在放寒假,61岁的臧克茂一如既往每天在实验室忙着试验。那天下午,一阵剧痛突然袭来,他几乎要疼晕过去,只好放下手中的工作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如同晴天霹雳:膀胱癌!狰狞的死神面前,臧克茂冷静下来,当即做出两个决定:一是千万不能让领导和同志们知道自己患病,要不肯定不能继续搞试验;二是抓紧抓紧再抓紧,一定要在病情无法控制之前把课题完成!臧克茂知道,如果让其他人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一定会被要求住院,不允许他继续参加教学研究,于是除了妻子,他向所有人隐瞒了病情。

那一年,臧克茂61岁咬着牙默默与病魔抗争,与时间赛跑,他说“年轻的时候,考虑问题是以年计、以月计,到了现在,是以天计、以小时计了。” 因为妻子患病,患癌后每一次的穿刺、活检、理疗、化疗……臧克茂都是一个人坐公交车去医院。一次做了膀胱镜检查后,他虚弱得连路都走不了了,在护士的帮助下,休息了5个多小时,才一瘸一拐坐着公交回到家;每一次检查治疗,臧克茂都会受到机械损伤,导致尿道感染,小便失禁、尿血。为了不耽误给本科生讲课,他早上不喝水,只干吃馒头,但即使这样,他下课第一件事依然是回家换下被血尿浸湿的内衣。他在做完膀胱癌手术的第二天就又走上讲台;为了不让学生看出自己的病情,他穿着棉裤去上课,每天上完课,血尿已经把棉裤浸透;寒冬腊月,冷汗涔涔,湿透衣衫,却仍和学生马晓军进行方案讨论……

因为病痛的折磨,也为了争分夺秒,臧克茂每天只睡3-4个小时,教学和家庭生活之外,他几乎都泡在实验室。超负荷的工作让他身体极度虚弱,一次洗澡时摔倒在浴室,头部被缝了6针。为了不让学生发现,第二天他戴着一顶大棉帽去上课……

在臧克茂与病魔作斗争的5年间,只有他的爱人于凤元和大女儿臧华超知情,邻居、同事、学生,甚至两个小女儿都不知道他身患重症。为能坚持科研,臧克茂打好了一场“情报战”。就这样,在与病魔斗争中,臧克茂与时间赛跑,终于成功研制“炮塔电传PWM控制装置”并列装部队。

茂5.jpg

实际上,臧克茂当初在争取“炮塔电传PWM控制装置”立项时困难重重,因为该项目已经由某科研单位进行过研究探索,但遗憾的是,研制失败。别人失败了,我们行不行?臧克茂看到了该项目的军事效益,毅然选择了挑战。从1984年开始,臧克茂就提出研究设想,并积极申请立项。但由于新到学校不久,科研实力并不为人了解,该项目又有其他单位失败的前车之鉴,所以臧克茂的这个科研立项并不顺利。直到1987年,才通过个人的努力工作证明了科研实力,获得学校的信任并立项。

在研究过程中,这个项目更是经历了三下两上,可谓内外交困、难题重重。但臧克茂从无畏惧,总是在困难中坚持,在逆境中坚守,最终以十余年的艰辛,换来了项目研制成功。

面对困难,臧克茂又恰如山岳般毫不动摇:绝症在他面前却步;领导认为项目有研究困难,不宜立项,他就以迂为直,通过以前的同事,寻求其他科研支持力量,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电驱动电传动坦克原理样车;因为试验失败,科研经费断绝,他把自己应得的科研奖励拿出来,坚持攻关,最终解决数字全电炮控中存留的问题……臧克茂常说:“翅膀上拴着黄金的雄鹰飞不高,整天惦记名利的科研人员走不远。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心无旁骛,轻装上阵。”

茂6.jpg


在央视《开讲啦》节目中,作为演讲嘉宾,臧克茂和全国的青年人分享了他对于生命的感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我是六十多年以前看的,里面最感人的是两句话——回首往事,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而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把我的一生贡献给了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


目前,90岁的他仍在不断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建立起全军唯一的“陆战平台全电化技术重点实验室”,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装甲装备电驱动样车,与其他国家展开新的较量……

茂7.jpg

“我是科研战线的一名老兵,攀登科技高峰是我永恒的使命”,臧克茂身患癌症二十多年,仍然先后攻克多项核心关键技术,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这是一种把自我身份放得很低、不忘本色的谦卑精神;直通天地、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对党和国家高度忠诚的爱国精神。也启示着我们,只有将自己的人生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结合起来,生命才能绽放出最美的姿态。

 

供稿 | 杨政宁

审核 | 顾鑫浩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