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校园新闻>>校园新闻

七彩生涯 | 幕起觉醒时,追光成河——常州市第一中学第十一届青果戏剧节展演圆满落幕

来源: 录入者: 发表于: 点击:



身处在折叠的时光里,

百年悲欢在台词中轻声吟唱。

沉醉在交错的时空里,

少年与历史在演绎中执手相望。

角色转换,

不同生命的喜怒哀乐,绽放。

在戏剧世界里,

我们找寻这青春最美的表达方式。

 0(1).png

4月11日,“觉醒,永不熄灭的追光”第十一届青果戏剧节展演在艺术中心大剧院盛大开幕。展演的九个剧目经过半个月的排演最终呈现在今日的舞台上,可谓异彩纷呈。展演最终产生了最具人气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评委会特别奖、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舞台布景、最佳音效、最佳服化、等奖项。

戏剧节有幸邀请到常州市朗诵吟诵艺术协会副会长、编剧、导演蒋敏,常州市教育局督学满春燕,以及部分家长代表莅临观摩。嘉宾、领导和老师同学们一致认为学生演员们的表演精彩纷呈,非常出色。



舞台之上 寻觉醒微光

舞台之下 看人生灿烂

高二(12)(15)班

《战斗吧!凌晨三点的脑细胞!》

3.jpg

时间无悔,青春很贵。

但幸运的是,焦虑不是罪状,

台灯不必长明,

凌晨三点也可以有光。

4.png

《战斗吧!凌晨三点的脑细胞!》

编导 高二15班 芮雪琦 最佳原创剧本

 

十多次的修改,让我对《战斗吧!凌晨三点的脑细胞!》这部剧产生了极深厚的感情。我以学习生活中的压力为切入点,用轻松搞笑的方式呈现深夜里的焦虑,最终由从焦虑中诞生的学科化身解开主角林小渣的心结。和解是剧本的结局,也是我对每一个被压力困在深夜里的学生最真诚的祝愿——这些或许让你们厌恶、烦躁的学科,其实早已成为你思想的外化。有你才会有他们,所以别让他们成了你的阻碍。前路漫长艰险,如果试着牵起他们的手,或许反而能获得面对困难的力量。你们从来都不是一个人,除了外界的爱意,还有自身思想的支持。

感谢剧组的每一位成员,当无数次的演练迎来终章,当过往被画上句号,我体会到了由衷的感动。这部作品少了任何一位成员都无法诞生,它不仅是我们的共同心血,更会永远留在这段难忘的高中记忆里。

高二(14)(18)班

《范进中举新编》

7.jpg

何为现实,何为理想?

一朝心碎,两番梦醒,满目疮痍。

在角色的裂缝中,

窥见觉醒的真实力量。

《范进中举》 

高二14班 李彦桥 最佳女配角 

演绎,使我成为这个角色的一部分。第一次读剧本,被管家深深地吸引了。不希望仅仅演绎她的世故与圆滑,还想深入她未被书写的过去,思考她选择成为这样的原因。回顾自己之前的表演,总觉得憋着口气——其实,应当是情感大于技巧,是一口气吐尽。幸好,灯光具有魔力,它亮起的那一刻,我走向的不仅是舞台,也是角色的心。演绎,也使角色成了我的一部分。

高二(5)(6)班

《高山下的花环》

10.png

红色基因传承不息,

高山巍峨,花环闪耀。

那些鲜活的面容、炽热的灵魂,

绘就平凡人奔赴国难的坚毅。

《高山下的花环》 

高二5班 陈宇泽 沈涵 郑博文 最佳服化道

服化道,可以说直接掌控了一场戏剧的表现力,而协调好每一位演员的需求,并不是一件易事。在这个过程中,数量,质量,价格无不是我们多次探讨的问题。在这一段时间里,有着无数的变数,我们试着自己设计道具,修补道具,也会扳着手指算日子和快递物流赛跑。一切的一切,都是剧组大家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的结果。能获得这一奖项,我们倍感荣幸,非常感谢学校,老师,同学们对我们的认可。尽管戏剧节已经结束,这一段时间所培养的能力和心理素质将会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实在荣幸之至。

高二(11)(13)班

《东方快车谋杀案》

13.png

在大雪封路的绝境中,

东方快车宛如一座移动的孤岛。

富商离奇殒命,

十二道伤口触目惊心。

波洛登场,抽丝剥茧,

真相究竟为何?

《东方快车谋杀案》

导演 高二13班 王诗寒

这次导演经历让我真正理解了“责任”的分量。当演出前突发剧本问题,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梳理逻辑,和团队逐句打磨调整,再带着演员反复磨合。当演员因频繁改动产生情绪波动时,我挨个沟通解释修改逻辑,重新分配排练动线。这段经历让我明白:真正的领导力不是独断专行,而是危急时刻稳定军心的担当——既要坚持创作底线,也要倾听团队声音;既要保证进度,也要维护秩序。

感谢这段经历,让我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接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能更加细致全面的做事以统领全局。我会好好珍惜这次戏剧节实战的经验,无论是面对团队协作的沟壑,还是人生舞台的骤雨,这段经历赋予我的清醒、温度与韧性,都会成为我以后的人生成长的基石。

高二(1)(2)班

《向着星辰与深渊》

16.png

以生命为火把,

点燃宇宙狂想。

地球在不断的运动中走向自由与美丽。

囹圄之中,

总有人会冲破桎梏,

留下感动。

《向着星辰与深渊》 

高二1班 李奕泽 最佳男配角

作为剧中的一员,饰演拉法尔A的我不断地在挫折与质疑中打磨自己,寻求突破。配角并不是最光鲜亮丽的那一位,但其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台词的展现,也是一部戏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虚心听取伙伴们的建议,让我能在舞台上自如地表演。我的这份奖项不仅属于我自己,更属于我们《向着星辰与深渊》剧组,属于每一个热爱真理,追寻真理的少年。

高二(3)(4)班

“框”就是艺术》

20.png

画作悄然消失,

框里明静的空白倒映着人心的荒诞。

是谁在自封“大师”,

又是谁在标榜“艺术”?

《框——就是艺术》 

高二3班 丁哿迩 最佳男主角 

在《框就是艺术》中,我饰演的角色虽是一个慌乱的小人物,但正是这种荒诞与真实交织的表演,让我们得以用笑声叩问艺术与现实的边界。喜剧不仅是幽默的外壳,更是思考的载体——它让我们在会心一笑的同时,看见那些被过度包装的权威,被盲目追捧的价值。

艺术或许可以没有标准答案,但真诚的表演永远需要扎根生活。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更属于整个团队,是大家的默契与创意,让虚构的故事照进了现实的共鸣。

《框——就是艺术》 

高二3班 李亚松 最佳男配角

 

接过沉甸甸的奖状时,我的双手比在《框——就是艺术》片场第一次触碰那道冰凉的金属画框时颤抖得更厉害。作为演员,我们总说“配角是故事的影子”,但此刻的光却如此真实地照在了我的身上。感谢导演让我成为这幅荒诞派艺术拼图中最矛盾的碎片——那个令人感觉荒诞不经的大师。您说“真正的配角不是衬托主角,而是让观众看见镜子的裂痕”,这句话让我在深夜揣摩角色时突然泪流满面。

这座奖杯最该献给所有在现实与艺术边界游走的配角人生。我们不是聚光灯下的焦点,却是让整幅作品呼吸的留白处。愿每个在框架外起舞的灵魂,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真实。

高二(8)(10)班

《雷雨》

24.jpg

让我们推开周公馆沉重的大门,

这里有一场酝酿了三十年的暴雨。

在这个夜晚,

有人用死亡换取自由,

有人在疯狂中求得解脱。

《雷雨》 

高二10班 李思童 最佳女配角

 

在我看来,四凤是一个纯真却充满悲剧色彩的角色,她的挣扎与无奈让我在排练中不断思考命运与时代的重量。我在表演的过程中,尽力去把握她隐忍中的爆发力,找到她脆弱与坚韧的平衡点。  

舞台上的聚光灯亮起时,我仿佛真的成了四凤,诠释她的恐惧与绝望,展现她战栗与灼热的灵魂。我想在台上的十分钟里,我拥有了最盛大的共鸣。这不仅是一次对经典的致敬,更是一次对人性与情感的深度探索。感谢每一位让这场“雷雨”落下的人,也感谢一中剧场,让经典跨越时代与你我共振。

25.png

高二(7)(17)班

2213号观察日记》

26.png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

傲慢才是。

上帝已死,

宇宙不是童话,现实不会怜悯。

三体文明的水滴打碎的妄想,

章北海那铿锵的“自然选择号,

前进四”却也还是在温柔中消逝。

人类再次启程,

请祝愿他们一路顺风。

2213号观察日记》

高二17班 戴立卓 最佳男主角

 

聚光灯亮起,迈步走向舞台中央,面对全场观众,我便化身为了《三体》中保存人类火种的章北海。为了打造好这个角色,这一个多月间,背台词、磨动作、练走台便成为了我每日的必修课,期间有过迷茫无助,也想过放低要求,但每当想到这是难得的展现自我的机会,便总是咬咬牙坚持了下去。事实证明,努力与汗水总是有回报的,回望这一路来的历程,正是因为整个剧组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为之努力奋斗的决心,才让我们在这次戏剧节乃至整个高中生涯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213号观察日记》 

高二17班 束轶青 最佳海报 最佳音效

 

2213号观察日记》的海报大概改了16版,跟小刘老师凌晨打了两三小时电话,最后的小巧思是因为导出太多遍有点麻烦,就直接拍了电脑屏幕,发现透视很有感觉,又刚好是“观察日记”,海报就做成了日记封面。

2213是科幻小说改戏剧,ppt、音效对整个舞台很重要,三审前的周末两天剪了将近6小时视频,后面每周也都在改,希望能让剧情更好理解。印象比较深的是最后一段独白,大家想要的情感基调不同,又都固执,每天醒了就开始回消息。演出前一天晚上才确定台词和呈现形式。好在一切努力都有所回报,很值得,后会有期,来日方长!

 

高二(9)(16)班

《风雨自由魂》

29.jpg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在别人的故事里,

找到我们觉醒的钥匙。

风雨如晦,回望他年,鸡鸣不已;

鉴湖英魂,但看今朝,精神不灭。

《风雨自由魂》

编导 高二16班 周奕铭 最具人气奖

 

从一审到三审再到大联排,我们风雨无阻连轴转,过程不易,我也一度失态。正如我们剧的名称,每一个演员都有着“自由魂”,一些问题的调整实属不易。秋瑾先生曾于飘摇风雨中寻觅“自由魂”,开民智,救国于危亡。而当下已有那“自由魂”的我们,该如何在成就个人的同时成就集体?这是本剧的现实意义之一,也是我在这次编导过程中一直努力的地方。在这次编导工作中,我自觉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一些能力的确是实干出来的。时代发展,我们文科生应有与人交往、组织调控的能力,并争取在思想精神方面为国家发展提供不竭动力。青年人,不妨去做!在青春活力中成长,觉醒个人,兼济天下。

 

《风雨自由魂》

编导 高二16班 姜钧元 最具人气奖

 

星光落幕,掌声渐息,此刻回望《风雨自由魂》剧组的点滴,心潮仍难平复。作为导演兼编剧,我深知这最佳导演奖属于每一个为节目努力的同学。主演樊青青用慷慨激昂之心气与坦然赴死之决心摘下最佳女主实至名归;张子霖以矛盾的人物形象斩获最佳男配是他与角色灵魂共振的见证;最具人气奖背后,更是大家共同付出的成果。

特别感谢指导老师解长霞老师和王颖老师,让我们更加融入近代史题材之中,更具表现力。戏剧是集体燃烧的艺术,当谢幕时三十八双手在追光灯下交叠,我忽然懂得——所谓完美演出,不过是所有不完美的人共同完成了对完美的虔诚想象。

 

《风雨自由魂》 

高二16班 樊青青 最佳女主角

 

当手捧“最佳女主演”奖状时,身上还萦绕着秋瑾的激昂。穿上中山装站上舞台,聚光灯亮起的瞬间,我忽然懂得:秋瑾的光芒从来不是一人独辉,而是无数幕后的星光汇聚。

感谢导演组的匠心雕琢,感谢服化道团队的鼎力相助,感谢每一位伙伴在排练室挥洒的汗水——没有你们托举着角色的羽翼,我永远无法使得秋瑾的角色深入人心。奖杯属于我们共同打磨的每个晨昏,属于老师那些陪着我打磨台词动作的叮嘱,更属于所有让历史照进现实的热忱。戏终人不散,这份并肩作战的情谊,早已比奖杯更珍贵。

 

点评

常州市朗诵吟诵艺术协会副会长、编剧、导演蒋敏老师: 

32.jpg

一中能为学生搭建起如此专业的戏剧创作平台——“青果杯”戏剧节,难能可贵!当我在观众席看见舞台灯光下那些蓬勃跃动的身影,看见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戏剧美学碰撞出的火花,便深知这片土壤对艺术创造的珍视与远见。正是这份敢于突破传统教学平台的勇气,让教育真正成为点燃灵魂的火种。

要特别向幕后辛勤耕耘的语文组老师们鞠躬致敬,是你们在排练厅里无数次的示范与引导,在学生们犹疑时坚定的托举,才让青涩的“璞玉”绽放出令人惊叹的华彩。而今晚的年轻演员们,你们眼角眉梢流转的灵气,台词里生长的生命质感,沉浸表演时肢体动作迸发的无限力量,都让我看见了戏剧教育最动人的模样——那些曾躲在剧本背后的角色,在你们身上获得了超越年龄的理解力与表现力!

 

常州市教育局督学满春燕老师:

33.jpg

作为曾在一中任教多年的教育工作者,重返校园参加今天的活动令我感慨万千。看到台下朝气蓬勃的面庞,我不禁回忆起当年与一中的师生们共同筹划一中第一届戏剧节的点点滴滴——从最初的青涩尝试到如今成为享誉全市的学科实践品牌,这背后是无数个挑灯打磨剧本的深夜,是师生们对每个台词语气的反复推敲,更是这份“十年磨一剑”的执着坚守。

令我自豪的是,这份坚持不仅让戏剧教育在一中生根发芽,更培育出了无数学子惊人的艺术表现力:他们既能精准诠释曹禺笔下的复杂人性,也能用现代视角重构经典《范进中举》;既能以肢体语言演绎诗性哲思,又能用原创剧本叩击时代脉搏。这种将文学修养、创新思维与舞台张力完美融合的能力,正是当代素质教育最生动的注脚。

此刻,当我看到新一代一中人站在聚光灯下从容自若的模样,愈发坚信:这片永远跃动着创造激情的一中校园,必将持续绽放出令人惊艳的艺术之花。这,就是教育最美的模样!

虽然戏剧节的舞台大幕已缓缓落下,但那些由青春演绎出的人生百态,早已深深烙印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戏剧节是学校落实美育的一种独特教育方式,身体打开、灵魂在场、合作创造,让戏剧发挥育人功能,一直是我校省前瞻性项目“普通高中教育戏剧课程开发及学科运用”的理念。这场戏剧节,是青春艺术的激情碰撞,更是对人生万象的深刻解读。此次活动从筹备、初审、再审、专家指导、后期排练到最终展演,无数不可能成为了可能,无数困难成为了坦途。每一位演员都了不起,都在舞台上光彩照人!每一位幕后同学更了不起,他们甘做无名英雄。愿我们带着在戏剧节收获的感悟,在未来的人生舞台上,以青春之我,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华彩篇章,用奋斗诠释独属于青春的人生剧本。 

34.png

 35.png

撰稿 | 高二(18)班 张宇雯

摄影 | 高二(11)班 顾浩宇

修改&一审 | 李珂亦

审核 | 赵一鹏  吴文婷  顾鑫浩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